產品背後的工人辛酸
今年四月二十四日,孟加拉首都達卡拉納廣場製衣廠大樓倒塌,三千名正在上班的工人中,逾一千一百人死亡,近二千人受傷。這宗慘劇喚醒了全世界的購物一族,在選購物品的時候,應當了解一下背後工人的辛酸。
達卡明愛總監德羅薩里奧神父(Benedict D’Rosario)反思說:「這是我們每個人,包括政府、製衣業、顧客都要承擔的責任。富國的商人到我們這裡設廠,是因為勞工低廉,卻從不理會工人每個月只賺取五十美元(三百八十八港元)的工資,其艱苦的生活。」
他又說,達卡政府曾嘗試改善工人處境,但是不擇手段的私營公司卻罔顧政府的努力。
神父又向顧客贈言:「我認為人人都應當反躬自問,為甚麼在孟加拉製造的一件襯衫價值二十歐元(二百港元),而在歐洲製造的卻賣八十歐元(八百港元)?」
他認為,在一個互相依存的世界,誰也不能聲稱自己對那些拼命苦幹、為我們烹調食物、製造衣履鞋物、辦公室或家居小擺設的工人所受的剝削待遇,無須負上部份責任。他又說:「我們須知道,世界上每個人都應享有同等的尊嚴和人權……然而我們必須捫心自問,反省一下我們可以一起做些甚麼。」教宗方濟各在五月一日聖若瑟勞工主保節,稱這種情況為奴役受造物。
「我們被召叫培育和維護一切受造物,參與創造萬物的工程。」他指工作正是為人的尊嚴敷抹聖油,因為工作使人肖似不斷工作的天主;教宗引述《若望福音》說:「我父到現在一直工作。」(五17)
教宗方濟各接著嚴厲批評孟加拉的塌樓慘劇:「不支付公平工資、不提供工作,只顧賬目上的盈利和財務報表、只顧賺取個人利潤,這些通統違反天主。」
他在慘劇發生後說:「這叫做奴役。今天,在這個世界,竟然有人以天主賜予人類最美麗的恩典製造奴役;這恩典是指創造、工作,以及為我們自己締造尊嚴的能力。」
他形容奴役就是使人淪為奴隸的工作,讓人任憑工作支配;教宗表示工作應當為人服務,人才可以有尊嚴。
慘劇後,部份國際公司承諾會關注產品的生產過程以及工人的福祉,這結果為痛苦帶來一絲希望。
然而,顧客在這場博弈中,是掌握整個牌局的關鍵──他們在決定購買甚麼物品時,應當關注產品背後工人的待遇,而非僅僅標籤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