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指勞資關係陷低谷
期數
3619
刊登日期
2013.06.28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6 月 30 日
(本報訊)中文大學一項有關勞資關係的調查發現,逾半數以上受訪者認為本港勞資關係較十年前差,三成八人認為僱員為爭取權益而採取較激烈手段無可避免。公教勞工牧民工作者呼籲僱主應善待工人、重視勞工價值。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六月五日公布調查結果,指四成受訪者認為勞資關係欠佳;若與十年前比較,逾五成四表示現時的勞資關係變差;四成二人對僱主的印象是「賺到盡」,不願意與員工分享經營成果。
與外判工合約制有關
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總幹事麥尤美韶六月十日向本報表示,勞資關係不理想,與僱主以外判或合約形式聘用員工有關。她說:「當僱主認為外判工人表現不如理想,便要求承包商換人,有這種不重視僱傭關係的態度,僱員自然對公司沒有歸屬感。」
麥尤美韶批評企業為節省開支棄用長工,以價低者得的形式外判,直接削弱勞資關係,形成惡性循環。
她又稱,資方不重視基層勞工,認為可隨時找他人替代,忽視富工作經驗的人力資本。
「應重視勞工價值,及設立整全的工會代表及集體談判權,由工會出面改善勞資關係,工人不用因爭取權益而承受壓力。」她呼籲信徒僱主不要把工人視為工具,應善待工人,重視勞工價值,「當員工對公司有歸屬感,勞資關係自然會改善。」
質疑政府工會角色
負責上述中文大學的調查研究員指出,訪問顯示普遍市民不單對勞資關係感到不滿意,甚至對政府、工會在改善勞資關係上的誠意、能力或角色亦未能投下信心一票。研究員建議勞資應共同建立溝通談判機制,以增強合作互信。
調查又發現近二成八人不認為僱主會關心員工;三成二人不同意工會能有效保障工人權益;近三成九人認為政府的勞工政策未能維護基層勞工權益;逾三成八人認為,僱員為爭取權益無可避免採用較激烈手段,如罷工、遊行,迫令僱主回應訴求。調查於本年五月向七百八十三名十八歲以上的巿民進行電話訪問。(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