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來港學童持續增多

刊登日期
2013.06.28

(本報訊)內地跨境學童的人數近年持續上升,有北區天主教學校為照顧這些學生,設立支援小組,透過社會服務幫助跨境生認識社區,讓他們經驗教會提倡關愛的價值觀。

位於北區的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全校逾九百名學生中,有一百二十名為跨境學生,為使跨境生及新來港學生盡快融入學校生活,校方遂設立「適應支援組」。

該校副校長潘啟勝五月三十日表示,「適應支援組」的社工為學生安排課外活動,幫助他們認識香港文化,同時亦設英語特別班加強他們的英語能力。

潘啟勝表示,校內天主教徒學生不多,很多跨境學生從未接觸宗教,校方於是以社會服務的形式推動宗教活動,讓學生參與時認識信仰。

「曾安排初中生到北區兩所聖堂朝聖;在四旬期、將臨期邀請學生探訪安老院,為安老院布置聖誕裝飾等。」潘啟勝說,學生從服務中感受到信仰與生活的緊密關係。

此外,該校天主教同學會過去曾多次舉辦活動,平均每次都有二十人參加,當中一半為跨境生,潘解釋,「跨境生積極參與活動,有助盡快了解社區,有利融入香港的學習環境。」他認為跨境生的投入亦正面影響本地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拉近兩地學生文化,達致共融。

另一間位於粉嶺的聖芳濟各書院,近年也面對跨境學生持續增加的現象,校內不少跨境生是由小四開始在港升學,小部份中一生是首次在港念書。

該校天主教宗教科發展組主任鄧明輝五月二十八日指出,普遍跨境生從未認識宗教,對於宗教課堂的內容感到好奇,甚至有學生曾對宗教抱負面看法。然而,學校仍繼續為學生恆常提供宗教活動及禮儀,讓他們逐步認識信仰的價值;現時該校的天主教同學會約有七十名成員,當中跨境生佔五分二。

另外,該校亦設有青年牧民中心,由學校牧民工作者當值,學生可於小息、午飯或下課後到中心玩樂。鄧明輝觀察到,好些跨境生向牧工查詢信仰問題,「跨境生與牧工傾談宗教,其他學生自然會一起討論,從中會分享到附近社區的特色和文化,無形中帶出宗教及文化交流的氣氛。」

鄧認為,校園的宗教氣氛成為跨境生認識信仰基礎的園地。他說:「曾有跨境學生參與天主教同學會的『細胞小組』探討信仰,他畢業後表示有意信教,我便帶他到粉嶺聖若瑟堂慕道,他剛於復活節領洗。」(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