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中的不足 成了祝福
上星期天的義工日,最大的收穫是聽了仁愛會范修士(Brother F)的真情分享。
范修士是日本人,多年前第一次來到加爾各答,以義工身份在仁愛會的垂死之家服務。范修士分享說,第一次做服務時,因為沒有照顧垂死病人的經驗,感覺迷茫無所適從,加上不習慣體力勞動,累得體力透支身心疲乏。有一天,他洗完衣服後在男病房工作時,一個躺在床上的垂死病人用英文喊他:「這是你旳床,看來你倦了。來,坐下,跟我談談。」他當時非常詫異,心想:「你是病人,我是義工,我是來服侍你的,你反而叫我坐在病床上休息跟你說話,太不像話了吧⋯⋯」可是當時范修士實在太累,而且對這個懂英語的病人非常好奇,於是便坐下跟這病人聊起來。具體聊甚麼已經忘了,只記得聊天的過程很溫暖窩心,聊了許久之後心情豁然開朗,在他面前的垂死者好像有一種無形的治愈能力(a power of healing),跟他聊天時頓覺聖神充滿,讓他瞬間體悟到德蘭修女所說的:「那些悲傷者、貧窮者,饑餓者,都是基督的苦難化身。」
耶穌曾說:「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竇福音廿五40)
原來,每當我們願意為耶穌的小兄弟真心付出愛,耶穌便會透過這小兄弟向我們顯現,對我們說話,安慰我們的靈,治愈破碎的心。
這讓我想起早前家舍來了一個日本年輕女義工,她服務的第一天,甚麼也未能作,只是對著睡在床上嚴重殘障的女孩小麗哭泣。女義工說本想嘗試幫女孩換尿布,但因為女孩四肢扭曲,害怕手忙腳亂弄傷女孩,只好摸著女孩的小手陪陪她,看著看著,愈覺女孩可憐,愈感到傷心,於是哭了起來。我看見她哭,便走過去安慰她,然後示範幫那女孩換尿布和衣服,這時,女孩居然非常配合地幸福地咧嘴大笑,好像是要感謝日本女義工幫她換尿布,好讓她感覺清爽被愛,和展現她的活潑開朗,以安慰日本女義工的悲傷。日本女義工很被感動,雖然心情仍然忐忑難受,但她沒有放棄,反而堅持繼續服務,過了大概一星期左右,她對我說工作開始上手了,而且能夠體會當中的喜樂。她不再如剛來的時候,總是聚焦於女孩的殘障智障等不足上,反而看到了女孩們的單純可愛。
當日本女義工以愛相待那女孩時,耶穌便透過女孩向她顯現,讓她看到,在人眼中的不足,在天主內卻成了富足,成了義工的祝福;又讓她明白到,沒有愛,才是人生最大的不足,只要心中有愛,便能擁有一切,心靈富足。
常有義工好奇問,為甚麼仁愛會的修女,長期每天服務垂死的病重的殘障的智障的最可憐的最絕望的小兄弟,手裡做著最厭惡的最沒將來的繁重工作,過著熱不用風扇冷不用暖氣與貧窮人同行的生活,卻總是笑容滿臉永不見累?
這是因為,她們在愛貧窮小兄弟當中,看見耶穌。
至於我,在我眼中的殘疾女孩,都是最大無畏的耶穌兵,全是我的靈修導師:她們會為最微小的最理所當然的事,如餓了有人給吃的,如渴了有人給喝的,如肌肉不痛可以坐輪椅不用整天躺床,如尿濕了有人為她們換尿布,報以最燦爛的笑容,教曉我甚麼是感恩;她們對修女、阿姨和義工的完全信任,教曉我甚麼是交託;她們對自己的殘疾沒有半點自卑和不安,教曉我甚麼是信德;她們不怕接受幫助,不怕麻煩別人,不怕沒面子,教曉我不怕被愛;嚴重殘障甚至不能表達愛的,教曉我不懼怕接受耶穌無條件的愛。
聖經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可是,有時「受」比「施」更為難,可能是為了面子,為了自尊,或只是為了不好意思,但其實願意接受別人愛的施予,給別人施予的機會,本身就是祝福,是愛。
我祈求,我們都願意去愛祢最小的兄弟,在愛中遇見祢,被祢的聖神感動,被祢治愈;又同時願意放下自我,不怕被愛,勇敢接受祢對我們無條件的愛。亞孟。
- 作者為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成員 www.facebook.com/hkcl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