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基本步:父母心靈之旅

期數
3621
刊登日期
2013.07.12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7 月 14 日

隨著社會急促發展,事事講求成績和成就,很多父母為了擔心子女競爭力不足而作出連串催谷,她們在面對這焦慮時都習慣「向外求索」,不惜為子女報上各項「增值」課程,期望為子女積存多點「籌碼」。但呂大樂在「教育只是工具」一文指出「香港是一個『文憑社會』,也恐怕是各種文憑貶值速度最快的社會。當文憑貶值速度愈高,香港人就愈緊張,更努力想辦法在淘汰賽中力保不失,卻不知道為了些甚麼終極價值、目標而競爭。」

很多家長亦因此與子女發生衝突,雖然她們不難發現很多問題源自自己身上,但總是不能平靜下來。曾有一位家長這樣形容:她不斷尋求「水泡」,為了有更安全的感覺,但結果她也隨著大洪流被沖到不知去向。向外尋求解決,似乎已經抵抗不了焦慮,所以我們的服務方向開始讓家長「重回內在」,回歸心靈的最基本。

重回基本步,從一個大自然之旅開始。家長們首先透過她們的兒時玩意,去引導子女一同參與。紅綠燈、估領袖、麻鷹捉雞仔,盡是她們的集體回憶。原來很多孩子是第一次接觸到父母這有趣一面,父母亦對簡單的玩意重拾童真,肯定自己的價值,與孩子更加接近。

接著,是讓大家安靜的時間。父母分享預先帶來的子女兒時相片,回顧孩子在成長中的片段。有些想起生產過程的痛苦、有些回憶到孩子第一次叫爸媽的喜悅、有些仍然感受到當孩子發高燒而要進入急症室時的徬徨⋯⋯這份回顧難免為家長帶來一點感觸的眼淚,為父母的心靈洗滌一番,重新為養兒育女定下一個最原始的意義——愛。

心靈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體驗和修煉。禪行、慢食、呼吸鬆弛練習也是活動其中的內容,並且期望她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應用。活動後,部份有意繼續在這方面修習的家長,連同一些新相識的朋友,成立了一個「心靈家長組」。我們繼續作生命交流之餘,組員間的正能量亦互相傳送著:她們不時會相約飲茶食素、或與子女一起參與義務工作,再走到公園與家人享受一整個下午。

她們這份心靈平安並不是獨享的,我們期望這信念能散發到社區每處,這也是成立這小組的目標:讓父母重新肯定自己的資源和能力,減低因社會發展而帶來的焦慮,並享受與子女相處,及為做父母的福份而感恩。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