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逆光飛翔

期數
3621
刊登日期
2013.07.12
作者
王慧慈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7 月 14 日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今天,裕翔感到既興奮又憂慮:他成功考進位於台北的大學,主修音樂;然而,先天失明的他首次離開台中熟悉的家,過校園寄宿生活。裕翔母親替兒子到大學安頓一切,心裡縱使懷著千萬個不願意和擔心,仍決定讓兒子獨立,學習成長。裕翔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宿舍好友,亦遇過同學們的冷嘲熱諷。一天,飲品店店員小潔意外地遇上裕翔,被他豁達樂天的性格吸引;她看見裕翔一臉害羞靦腆,但一彈琴便充滿自信的神采,令她漸漸重新燃起追求夢想的決心。大學音樂老師欣賞裕翔的鋼琴演奏天份,鼓勵他參加青年音樂家比賽,但他因多年心結而拒絕⋯⋯

「放開懷抱,追尋夢想」是本片的焦點主題,影片根據台灣年輕鋼琴家黃裕翔的真實故事拍攝而成,並由他親自演出。男主角跟母親感情深厚,母子倆的相處及對話反映出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關愛,特別是憂慮身體殘疾的兒子。要求家長在適當時候「放手」,讓子女學習面對及處理困難並不容易,有時候甚至出現極端的情況,有些父母過份溺愛和保護子女,或是事事順從他們,令孩子們容易養成「公主病、王子病」的霸道性格,缺乏自我照顧及面對逆境的能力。

劇中的男主角遭到部份同學嫌棄,認為他妨礙學習進度,亦以為他因殘疾而獲得老師特別優待。事實上,裕翔是「目盲心不盲」,他較其他健全者更加敏銳,更懂得體諒別人的感受。他因著失明,擺脫既定的框框,改以自己的方式,用「心」引領自己。

逆光而行,向夢想進發。另一方面,女主角從男主角身上得到啟發——與其自怨自艾、缺乏人生目標過活,終日悶悶不樂,倒不如坐言起行,努力實現理想;母親亦學習聆聽及接受女兒的想法,改善雙方的關係,打破隔膜。

有關對殘疾人士的保障,香港法律《殘疾歧視條例》(第487章)清楚闡明「殘疾」一詞的定義,保障有關人士避免受到歧視、騷擾及中傷。該法例亦指出,即使事主沒有殘疾,但因著有聯繫的人(包括其配偶、伴侶、親屬、照料者及在業務、體育或消閒上有關係的另一人)是殘疾人士而遭到歧視,即屬違法。

 

討論問題:

  1. 假如你在街上遇上身體殘障人士,你願意主動幫助他們嗎?(例如協助他們橫過馬路,或是替他們按著大門,讓他們先行。)
  2. 你認為本港的殘障人士歧視問題是否嚴重?為甚麼?
  3. 你認為政府對於殘疾人士所提供的援助是否足夠?為甚麼?
  4. 試簡介本港的無障礙設施。
  5. 你的夢想是甚麼?
  6. 你認為父母了解你的夢想嗎?為甚麼?

 

參考資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