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不一樣的旅遊心情

期數
3622
刊登日期
2013.07.19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7 月 21 日

我小時候便有機會到外地旅行,父母都是安排參加旅行團,有領隊導遊全程帶領,每天有固定的行程,一日三餐有妥善的安排,完全不用任何準備,可算是最方便的,沒有任何顧慮,這是小時候跟父母的旅遊方式。

中學畢業後,第一次要求父母讓我跟同學一起坐飛機到外地旅遊。因為那是第一次,父母總有點不放心我們自遊行,於是最後參加了旅行團到日本去,然後在行程完畢後,自行留下數天繼續遊覽,旅程中也有打長途電話回家報平安。

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有穩定的收入,便有能力安排一家人旅行。一直以來,父母從未嘗試過自遊行,擔心這種旅遊模式可能出現危險,特別是前往從未到過的地方,擔憂人生路不熟,有迷路的風險,為了釋除他們的疑慮,最後還是參加了旅行團。後來,因為多次參加旅行團,到同一的地方,多次到相同的購物點,感到商業味道太重,即使是不合適的商品,也被當地人硬銷一番,可說是浪費了不少行程的寶貴時間,最後父母也同意自遊行了。

第一次的自遊行,父母很快便適應和愛上了。雖然不再受旅行團的時間表和購物點所限制,但是父母仍有傳統的想法,認為到外地旅遊,應該善用每分每秒,到多些景點參觀,才不枉然。旅程開始前,有詳細的資料搜集,自訂了一個行程和遊覽時間,最後得出一個非常緊密的行程,實踐時才發現有點不對勁,其中一些是行不通的。旅程後,簡直累透了,比平日工作更疲憊,放假也像沒有足夠休息似的。

一次的泰國自遊行,我決定不理會父母的起床提示,放棄酒店的自助早餐,繼續躲在被窩裡睡覺,父母見到我沒有外出的舉動時,便回到自己的房間看電視和休息。那天,我們下午才離開酒店,到外面享受下午茶。父母沒有說我浪費了時間,反而享受在酒店休息、甚麼也不做的時光。

人愈來愈大,到過愈來愈多的地方後,會嚮往一些度假式的旅遊方式,不再追逐時間,也沒有追趕交通工具,沒有任何壓迫,自己才有真正的個人空間,可以靜下來,這樣的自遊行,原來是多麼美好,可說是真真正正的自由行。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