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白天的星星
※ 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四:全球化
天還未亮,信奉觀音菩薩的阿免姨獨自來到高山上的天主教堂,她仰望著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並說「上主,我要向你懺悔一件事,我有罪……」阿免姨隱藏了三十年的罪是甚麼?天主會否俯聽外教人的禱告?本片由台灣新生代導演黃朝亮執導,以一九九六年的泰雅族部落為背景,展現高山部落中不同文化、語言、族群相遇趣味與人情。
免姨愛心小店
座落在高山小學旁的「免姨商店」,是高山上唯一的商店。老闆阿免姨熱心照料著每個小朋友,她經常不計成本服務部落居民,店裡有一本「良心欠簿」讓居民自行賒欠記帳買東西,待水蜜桃收成後才還欠款。老郵差米多力把整座山當成自己的管區,不管是村民要寄信、快遞、代購山下物品或接送小孩,甚麼服務都行。村民都愛聚集在此,一起吃簡單的粗麪,閒話家常。在物資匱乏的高山上,卻洋溢著濃濃的人情味……
天主渴望我們渴望祂
美國人吉米來到山上一座廢棄的天主教堂,阿免姨和米多力以為吉米是一位新來的神父,覺得很好奇,因為這天主教堂的神職人員已撤離二十多年了,就如部落那條廢棄的伐木鐵道,永遠不可能有火車再度駛來。可是吉米卻說:「廢棄的鐵道不會再有火車駛來,並不代表天主離棄了這地方,就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樣,在白天依舊存在,只是人看不見。」這番話觸動了阿免姨壓抑已久的遺憾和傷口,她決定向吉米學習ABC,因為她有事要向這位來自美國的神父傾訴……
內心的懺悔
聖誕節那天,阿免姨鼓起勇氣獨自來到聖堂,拿出她努力寫出的告解信,跪在天父面前,慢慢說出埋藏三十年的秘密……耶穌召喚人皈依和懺悔,首先不是針對外表的行動,而是心靈的皈依、內心的懺悔。天父不會介意阿免姨的不流利、不標準、夾雜普通話的英文。因為誰去領受懺悔聖事,便能得到仁慈天主寬恕他得罪天主的罪過。
不知道如何祈求才對?
阿免姨以為向天主祈求,一定要用英文,令人失笑。我們又何嘗懂得如何祈禱,正如羅馬人書說:「我們不知道我們如何祈求才對」,讓我們從聖人們對祈禱的體會,嘗試了解一下。
聖亞豐索:「祈禱的人一定得救;不祈禱的人一定喪亡受罰。」
聖女小德蘭:「祈禱是內心的奮發之情,向蒼天的淳樸凝視。」
聖若望.達瑪森:「祈禱是提升自己的靈魂到天主台前,或是向天主懇求一些合宜的恩惠。」
金口聖若望:「我們的祈禱是否被垂聽,並不在於說話的多少,而是在於我們心靈的熱切。」
為何未蒙垂允?
我們常常向天主祈求自己想要的,一有不如意,就會抱怨天主。或許對天主有一個錯誤的形象,當祂是被利用的工具。雅各伯書說:「你們求而不得,是因為你們求的不當」。最後獻上網路上一段「天主對我們祈禱的回應」,互勉之。
天主說「好」,然後給我們──所求的。
天主說「不」,然後給我們──更好的。
天主說「等」,然後給我們──最好的。
教會指引
《天主教教理》
● 修和聖事 1420-1498
● 祈禱 2558-2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