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學校校友辦公民教育體驗營

期數
3624
刊登日期
2013.08.02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8 月 04 日

由一班天主教學校校友和家長成立的「國情知民」(Civilism)於七月五至七日假香港中文大學主辦三日兩夜的公民教育體驗營,活動由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協辦,共六十名來自二十八間中學(包括九間天主教學校)的中四至中六學生參與。體驗營是希望透過不同活動讓參與的中學生了解中國的真實國情、反思本土與國家身份,以及身處的社會實況。

社區考察 了解政策問題

體驗營其中一個重點項目是學生分組參與社區考察。其中兩組到新界東北了解中港融合發展、非原居民及原居民的生活水平落差,以至丁權及新市鎮規劃問題;另一組到九龍塘及深水埗考察貧富懸殊問題,接觸劏房戶,了解政府扶貧政策及資源再分配等問題;到將軍澳的一組則探討「無街之城」的商場式城市發展模式會否令居民缺乏社區生活,以及垃圾堆填區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而到旺角考察的一組探訪排檔了解小販與社區的關係,發牌制度及規管等議題。

講座了解中國實況
反思本土與國家身份

體驗營裡也舉辦了兩場講座,第一場的講座由前中國組記者、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客席高級講師呂秉權及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黃偉國教授分享中國國情,主題聚焦於中國人權狀況、上訪制度的漏洞、武警權力問題、維穩經費及國防開支比例、領導層面對社會矛盾的對策等。分享內容均顯示出中國雖然國力日趨強盛,但在共產黨統治下,國家問題仍千瘡百孔,有毒及造假食品、維權人士遭扣押等新聞仍鋪天蓋地,兩位講者均指出,這些信息是否與大學研究指港人於身份認同出現自回歸後的新低有關,值得學生反思。呂秉權並播放他曾採訪四川地震災民的片段,指出地方官員貪腐問題令遇難者家屬徬徨無助。

另一場講座邀得陳日君樞機、「保釣啟豐二號船長」楊匡及學民思潮成員黎汶洛擔任講者,正委職員葉寶琳擔任主持。陳樞機在演講中說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自傲的中國人,更可以是世界公民。他指出,中國文化歷史源遠流長,亦是禮義之邦,許多華夏精萃文化及傳統美德卻在共產黨統治下殆消淨盡,令人痛心。陳樞機並講解現時天主教於中國所受的監控及地下教會承受的壓力,但指不少國內神職人員如何堅守信仰,不為利益及壓迫所動搖。其後,楊匡先生及黎汶洛同學亦分別就保釣、國家認同及反國教分享自身經歷及故事。

參與體驗營的同學很多都表示活動能讓他們從多角度更關心社會,亦有同學表示講座令他們了解中國的人權及貪腐問題。

舉辦青年活動 喚起公民意識

主辦這次活動的「國情知民」(Civilism)原屬天主教學校國民教育關注組聯盟(下稱聯盟),於社會各界反對推行國民教育期間成立,由各天主教學校師生校友組成的關注組組成,部分成員是天主教徒,聯盟主要監察天主教學校推行國教的情況及關注母校是否跟隨教區指引,有否將偏頗教材及活動滲入日常教學活動之中等。隨著絕食行動及佔領政總迫令政府無限期擱置推行國教科後,聯盟有感喚起港人對社會關注及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實踐「公民教育,遍地開花」的精神,遂成立「國情知民」,透過舉辦不同的公民教育活動,推動港人對中國國情實況和香港本土現況的獨立思考和批判能力,協助港人建立公民身份及實踐公民精神。「國情知民」正計劃在是次體驗營之後,邀請同學參與「模疑立法會」活動,希望同學透過了解議會運作提昇公民參與的意識。

「國情知民」成員相信,透過各種培育活動提升青年人的公民意識十分重要,尤其若政府的政策有違人權和道德公義,青年人要學會以負責任公民為出發點,並按照良心拒絕服從政府不義的施政。天主教教理第2242段亦指出:「若執政當局發出的指令違反道德秩序的要求、人的基本權利、或福音的教導,公民依照良心有責任不予順從。若執政當局的要求違反正直的良心,則在服務天主與服務政治團體的區分上,得到拒絕服從政府的理由。」這一點也是《羅馬書》第十三章提及的概念,即服從權柄並非為怕被罰,而是為了良心:「你願意不怕掌權的嗎?你行善罷!那就可由他得到稱讚。」(羅十三3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