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錢牌背後的辛酸

期數
3625
刊登日期
2013.08.09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8 月 11 日

今年五月,孟加拉一座製衣廠大樓倒塌,導致重大人命傷亡。慘劇促使全球各地勞工代表、宗教領袖,甚至政府官員,紛紛促請消費者關注勞工問題而非產品標籤。

他們呼籲採購公司和市民運用本身的消費者力量爭取公共利益,又認為消費者能影響企業的銷售決定,掌握最終商品買賣的話事權。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總幹事麥尤美韶認為,由於消費者的購買決定能影響生產商的做法以及產品選擇,故此我們有必要清楚了解自己購買的是甚麼,不論是米糧、麵包、衣服還是僱用工人方面。

香港目前有超過三十萬外籍家庭傭工,大部份來自印尼和菲律賓。近月,他們批評外傭中介公司提供的就業安排服務收費過高。

六月十八日,外傭團體代表連同多名外傭僱主出席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就外傭中介收費發表意見的評審會;事實上,雙方都備受中介公司濫收服務費所影響。

香港有嚴格法例規管外傭中介收費以及向僱傭雙方所收取的其他費用。具體而言,法例規定外傭只須向中介公司繳付第一個月工資的百分之十,相當於港幣三百九十元。七月初,香港勞工處助理勞工事務主任在《僱傭條例》資訊座談會上指出,該費用乃根據工資徵收,而且是在賺取第一個月工資後方須繳付。

可是,亞太移民事工中心的研究表示,外傭為讓申請獲得考慮及處理,平均須向中介公司預先繳付超過八千元。

在中介費用一事中,僱主可以是贏家,因為他們能向中介公司施加壓力,將自己的成本轉移到外傭身上。由於受到《移民條例》的限制,外傭往往是一群絕望無依的人,須隨時面對離開香港的威脅。不過,僱主也可以成為輸家,到頭來付出超過法例所規定的金額。

外傭和僱主雙方要求立法會加強執法,主動調查中介公司的經營活動,因為目前他們若要投訴中介公司,必須提供大量證據。

亞太移民事工中心執行秘書Cynthia Tellez稱,中心接獲投訴過量收費的香港中介公司已經涉及二百四十三家,然而這方面的執法仍不足夠。

明顯地,外傭處於無助、被動的位置,但僱主卻不然,他們在選擇中介公司方面擁有更大影響力和彈性。

麥尤美韶認為,不論在購買產品還是聘請員工方面,消費者往往在不加了解或無知的情況下選擇,純粹以方便、價格或潮流作為考慮因素。

保障消費者的標籤法實施讓零售業大為緊張,但惠顧外傭中介公司的顧客卻未獲得同樣的關注和保障。

消費者確實擁有權力。規管僱用外傭的法例並不複雜,只要拒絕惠顧欺詐的中介公司的僱主數目趨龐大,就能對濫收費用問題發揮很大作用。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