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魯汶學者談中國公教建築

期數
3625
刊登日期
2013.08.09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8 月 11 日

中國大批天主教建築六月中獲選為全國重點文物,天主教魯汶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高文士(Thomas Coomans)此前在港主持活動時指出,曾佔中國百分之一人口的公教徒促成了不少公教村及建築群,它們隨著信仰本地化而愈見中國色彩。

來自比利時的高文士六月為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及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合辦的「神聖空間」講座演講,題為「自成一角:中國轉變時期的天主教傳教與建築空間策略」。

他在講座中指出,中國的天主教建築群經歷過不少劫難,許多已隨年月受損或拆毀,不過這些建築已為中國教會的成長締造不少成果。

高文士說,教廷傳信部協調修會和傳教會在華的傳教工作,傳教士於明、清兩代已興建教友村和教會建築服務教徒,而一九二四年上海舉行的第一屆中國主教會議,見證了本地教會成長,中國教會逐漸由國籍主教和司鐸領導,這個年代的教會建築亦反映了信仰本地化。

他說中國沿海和中部都有不少教友村,部份如圍村,甚至碉堡般,建築亦相當講究,耶穌會便曾推出過建築指引。「修會不購買墟市嘈雜之地,村內的教堂和住房的方位亦會因方向和日間光線,如祭台要受日出東方的光照,民居則向南。」他說昔日中國的教堂,男、女教徒要分坐兩邊參與禮儀。「中國教徒會於基督君王節舉行聖體出遊,讓公眾認識他們的教友身分。」他說。

不過,他說部分民眾不喜歡傳教士,並因誤會和衝突而產生「教案」。他說清代的教案和動亂令許多教會公教村消失,如十九世紀中期的太平天國之亂、十九世紀末的天津教案、一九OO年的義和團事件等;其中義和團事件破壞規模較大,不少教友村和教產被毀,教徒被殺,部份建築於動亂後重建。

談到為中國教徒熟悉的佘山,他說該處大殿的興建背後有一段故事。一八六八年,針對教徒的暴力浪潮快要波及江南之際,當地耶穌會傳教士與教徒祈禱,表示若能夠渡過危難,必建造一座大教堂獻給聖母,結果江南得保安全,教會亦於一八七一年建成佘山聖母進教之佑大殿,山頂更安置了當時先進的天文儀器。

高文士說,隱修團體在非洲和亞洲興起,建立隱修院,把另一類教會建築帶到中國。他指出,嚴規熙篤會十九世紀末在河北楊家坪建立了中國第一所隱修院「聖母神慰院」,惟於一九四七年被毀,好些內地隱修士遷移到香港,並興建了大嶼山神樂院。

談到香港,他說太子道的聖德肋撒堂曾有一段軼事,據稱主教原本希望建造有中國風格的聖堂,但為回應該區葡萄牙教徒的訴求,最後建成目前的仿哥德式風格。

他席間對本報說,香港不同基督宗派林立,造就了不少精采的基督宗教建築。天主教方面,從初期的仿哥德式,到近年聖堂的現代建築風格。他說香港教會有不少具備歷史價值的建築,如香港仔的聖神修院(前身為華南總修院),而香港昔日的天主教建築,背後曾有一群熟悉公教建築的外籍教徒建築商協助建成。

高文士研究歐洲與中國的天主教建築,亦考察過不少香港教堂。

談到他對教堂的感情,他說:「我生於比利時,那裡九成九教堂都屬於天主教,我亦住在教堂附近。小時候我會爬到屋頂,探究不同的建築,這份對建築的好奇心促使我長大後投入相關的研究工作。」他強調教堂不只是彌撒和禮儀場所,更對生活有深層意義,是社區生活的一部份。(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