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醫生】醫生的工作
上次遇上一位愛生氣的醫生,這些日子遇上另一位愛講道理的醫生,二人作風截然不同,很想和大家分享。
這位醫生在針灸科,施針純熟,有「飛針」稱號,求診者由中風、面癱到小兒腦癱、發育遲緩等症狀均有。在診室內每張床都躺著等候的病人,還有那些坐著等候的;病人雖多,這位醫生從來氣定神閒,不慌不忙地為他們施針。
他有一習慣,喜歡和病人聊天。但他不是東拉西扯,而是先讓病人說出自己哪裡不適,任由病人表達一些自以為是的觀點之後,才細問他的工作、生活、家庭各個方面。很多時候,病人的致病原因都能慢慢地串連出來,而很多原因其實都和病人的心理有關。這醫生嘗試為病人總結導致身體出現毛病的原因,也為自己定下治療的方向。
有一獨身女士,三十多歲,拿著一些檢查報告前來,說自己全身都在痛,所以決定辭去工作,好讓自己專心去看病和找出病因,這年多已經跑過多間醫院和做了很多檢查,始終查不出原因,痛楚依舊,她向醫生訴說感覺到自己的經絡阻塞了。
這位醫生幽默地「讚嘆」病人有發現自己經絡阻塞的本領,建議她不要再東奔西跑找出原因,因為她該做的檢查都做了,她最需要的是找一份工作,放假時才去看病,多透徹的評語。
她身體有痛症是事實,但不致於不能工作。那怕找出了病因,知道了病名,對病人也沒有任何好處,只會徒添無形壓力。醫生笑稱我們中年人無論誰去檢查身體,都準會找到一些毛病來。
醫生追問病人有何突發因素,病人說起自己母親幾年前去世,但否認和這些有關,因她不是和母親同住。但我有不同的看法。由於她是獨身,平時和母親一起閒聊,應可紓緩一些生活壓力,有相互扶持的作用;而母親去世,她頓失依靠,精神情緒容易偏頗於某一件事情或物件。
醫生和女病人談了一個小時多,她仍堅持自己的左手很痛,但叫她抬高手,她可以做到;問她是否痛得不能上班,她說也不是,但很想「醫好」它,這就是癥結所在。
醫生的工作
病人總是有一大堆毛病,醫生也是人,他的毛病也多,也有解決不了的時候。醫生能了解自己的局限和病人的處境,便能設法使病人明白身體的局限和糾正病人的思想,鼓勵他走出迷途,這種心靈的醫治比服藥(中藥或西藥)更為重要,明之不可為而仍為之,這就是醫生的工作。
醫生懶理病人的感受,每天只是努力打發病人離開,完成一天的工作,這是可悲的「打工仔」醫生。
平常早上醫生「巡房」,不會超過一小時,這位「飛針」醫生用了三個小時,主要就是和病人聊天,聽他們訴苦,他還會向在旁的主治醫生和學生解釋,鼓勵他們能從更多的角度去看中醫的角色,這就是醫德。
公立醫院的醫生每天工作量排山倒海,壓力「超」大,如能在看病時,多花一兩分鐘用心去體會病人的「盲點」,設法解開他的「死結」,病人開心,自己更開心,看病就不再是枯燥乏味了。
作者網誌:http://hk.myblog.yahoo.com/foot-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