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與甘蜜】賽程上的注視

期數
3626
刊登日期
2013.08.16
作者
楊鳴章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8 月 18 日

主前五八八年,耶肋米亞先知指出,悔改革新、重振信仰是當時危難中的唯一出路。可是,漆德克雅王是個下不了決心的人,他明知耶肋米亞說的是事實,也清楚知道大勢已去,需要向天主開放、交出一切;但知易行難,到底他仍然聽信他的朝臣,任由他們置先知於絕境。耶肋米亞從泥沼中被救拔出來,成了耶穌從陰府中復活過來的預像,而漆德克雅的優柔寡斷,也正好反映出我們的軟弱的一面:多少我們應行的善,我們沒有行;幾許我們應戒絕的惡,我們不願戒絕,然後搬出一大堆似是而非、正義凜然的理由為自己辯解,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錯下去。

《路加》記載主耶穌的生命歷程是一條單程路,就是從納匝肋走向耶路撒冷,為能完成祂的救恩。今日所讀的福音中,祂對門徒說:「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我有一種應受的洗禮,我是如何焦急,直到它得以完成!」(十二4950)可見箇中的急迫性,是決不容許被人情、權威、世物、憂慮、甚至不必要的奇跡等所延誤。父母子女間的關係夠親密了吧?可是面對大是大非,其間並不能和稀泥,假裝沒有所謂。眼見所愛的人的失陷,我們會縱容對方、但求息事寧人嗎?對至親尚且不惜反目分裂,對自己的改革更新,為何又偏偏下不了決心?

耶肋米亞在接受主的召叫時,已經知道這樣的結局,可是義無反顧,真理不容妥協,就像紙包不住火一樣。主耶穌在顯聖容時,也知這在耶路撒冷將要發生的事,而比拉多也真像漆德克雅,但耶穌專注於滿全父的旨意,並以此作為祂生命唯一的目標,接受了十字架。 願衆人合而為一的主,豈真是要我們分裂?教訓的真義是真理的價值觀!

——今世的價值觀,首先崇尚自由,有話直說,不再保留,喜歡做的就要做,但其中是否也有放縱自己、胡作非為的危險?

——高舉正義牌匾誰不會?但總不能置基本的倫理道德於不顧,為某些人爭取權益的同時,卻成了剝削和壓迫沉默大多數的工具。

——當眾人都強調安定、繁榮之際,可有想到這也不過是俗世的掛慮;上一次我們撇開效益與發展,不計較多、快、好、省,嘗試理解對方的困難是幾時?

——大家都要求問責、高透明度,可是誰問誰的責?誰該在光天化日下被檢視?誰來當裁判?當中常有雙重的標準,難道可以責人以嚴、待己以寬嗎?這一切事的發生,皆因我們只專注個人的,而不是主的興趣與議題。

《希伯來人書》告訴我們,「我們既有如此眾多如雲的證人,圍繞著我們,就該卸下各種累贅和糾纏人的罪過,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雙目常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十二1—2)對生命的尊重,對婚姻家庭的忠信,對真理、信仰的堅持,不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嗎?

在運動會中,與同學們跑千五,雖平日已有操練,可是在第三個圈後,已感乏力,想要放棄。賽場上幾乎所有的運動員都來吶喊:「神父,繼續,挺直身,吸氣,慢行,只剩半個圈,還有許多人在你後面,加油,不要放棄。」是的,如雲的證人,使我記起:「他所以忍受罪人對他這樣的叛逆,是怕你們灰心喪志。你們與罪惡爭鬥,還沒有抵抗到流血的地步。」(希十二3—4)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