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藝術的時光】快樂的國

期數
3628
刊登日期
2013.08.30
作者
劉婉婷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9 月 01 日

一向認為陽光普照、沿岸海域地區的人是最快樂,其實不然,反而氣候寒冷的國家則普遍上比較快樂。瑞典、挪威、芬蘭等國的快樂指數都比較高,丹麥榮登全球最快樂的國家。基本上丹麥沒有窮人,人民很願意繳高額稅款,有能力的人就應該幫助能力較差的人,這是社會立場問題。幾乎沒聽到有丹麥人抱怨要交高稅率,所以丹麥貧富差距很低微。

最難得的是丹麥皇室維持儉樸生活。每逢週末,女皇只帶兩位隨從,靜靜地走進教堂內祈禱,甚至親自上超市買東西。所以丹麥人說:「養我們的皇室比英國還便宜。」另外,丹麥的老闆絕不能叫秘書倒杯水、沖咖啡,所有老闆都要自己動手開門、交文件等。因為身份地位平等,社會透明度又高,所以丹麥人都能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縱使天氣惡劣,冰天雪地,丹麥父母卻無懼帶孩子上街。他們不怕小孩冷病,刻意鍛鍊他們強健體魄;他們不怕小孩被綁票,因為社會的互信率很高,人民很自律,福利又好,根本不必要為錢搶劫。至於教育,丹麥學校不容許選模範生,小學沒有成績表,老師和家長鼓勵孩子發展獨特天賦,不作無謂比較。公立學校從小學到大學學費都是全免,讀書還可以領津貼。

說了這麼多關於丹麥的快樂,不忘說說藝術方面。嘉士伯啤酒創辦人傑克布森(J. C. Jacobsen)和其子卡爾也是慈善家,他們喜歡收藏藝術品。隨著財富累積,收集的藝術品愈來愈多,於是把所有藝術品捐出來建成一所藝術館,成為丹麥人引以為傲的世界級美術館,位於哥本哈根的「新嘉士伯美術館」 Ny Carlsberg Glyptotek,圖)。

美術館在一九O六年對外開放,內裏逾萬件私人收藏,全是傑克布森父子於十九世紀末蒐集,遠至古埃及和古希臘的雕塑,到近代丹麥和法國的油畫。美術館收藏品大致分為三大部份:花園的兩邊以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和丹麥的雕刻品為主,最引人注目的有數十件法國著名雕刻家羅丹的雕塑品,相信是法國以外收藏羅丹作品最多的地方。第二部份是展示古文明作品。最後一部份是近代收藏品,包括德加的多件芭蕾舞者群像,以及高更、莫內、梵谷等印象派大師的作品。

新嘉士伯美術館逢星期日免費入場,惠及人民。丹麥人很感謝嘉士伯家族對丹麥貢獻良多,特別更為哥本哈根城市添上很多藝術景點,例如:蓋費昂噴泉、丹麥設計博物館及遊人必到的「小美人魚」銅像。以平常心去想:「嘉士伯家族何必把藝術品全獻出來建立美術館,而不留一批給後人『傍身』?」

為善最樂,能做善事是最快樂的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種思想,能與別人分享東西,才能變得比較快樂。可帶快樂給人,何樂而不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