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淺談認知障礙症
步入老年期,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機會便會愈高。認知障礙症又稱為癡呆症或失智症,是大腦出現病變,多方面的功能衰退,隨著時間過去,情況可能愈來愈差。患者在病發初期的症狀可能不太明顯,一般來說,記性轉差可會是一個問題,但因為很多時候退化是漸進性的,而且有些長者及其家人,都以為長者有記性問題是必然性的,所以病態的退化容易被忽略,可能過了一段長時間後才得到應有的診斷。
認知障礙症有多種成因,最常見的是阿滋海默氏症,也有血管性認知障礙症、阿氏症和血管性認知障礙混合症、和由其他不同的腦部疾病引起的認知障礙症。阿滋海默氏症是一種原發性的腦退化疾病,也是有遺傳性的,假如某人的直系親屬患有這病,那人患這病症的機會也會增加,有研究顯示發病率跟其細胞內的載脂蛋白E4有關。
認知障礙症患者除了認知能力下降外,也會失去熟悉的技能,亦可出現情緒、行為和性格上的改變。假如懷疑患上認知障礙症,便應及早向醫生求診,醫生便會收集詳細病歷,進行精神狀態評估和身體檢查,安排化驗和神經影像檢查,以及更詳盡的神經心理測試。
假如被診斷患上認知障礙症,醫生可向患者提供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目前市面上有三種乙醯膽鹼分解酵素阻斷劑,可提高腦部的化學物質乙醯膽鹼,有助減慢或改善阿滋海默氏症所引致的衰退。血管性認知障礙症的患者,可透過藥物治療來控制引致腦血管阻塞的因素。另外,神經元保護劑美金剛胺,是一種治療中度至重度認知障礙症的藥物。假如患者出現心理或行為問題,醫生可處方其他藥物如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安眠藥和鎮靜劑等。
除了藥物治療外,認知障礙症患者也可參加一些治療性的活動,這包括生活化的活動(如家務活動)、體能活動(如散步、太極、跳舞)、智能活動(如下棋、打麻雀、計數、討論時事、玩電腦遊戲、懷緬活動、導向活動)和興趣活動(如書法、種植盆栽、看電影、聽音樂)。照顧者可因應患者的背景、能力、喜好和需要,為患者制定一個有意義的生活日程,減輕患病帶給生活的重擔和影響。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