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北斗星】摘A的意義

期數
3636
刊登日期
2013.10.25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0 月 27 日

假若問父母最大的心願是甚麼?相信絕大部份的答案會是希望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做個品格良好的人。但現實卻往往事與願違,探其原因,多與學業有關。

在現今社會環境及教育制度下,學生要面對巨大的讀書壓力,家長愛子心切,惟恐子女日後未能找到如意工作,故此對子女成績亦甚為著緊,雙方因而常有衝突。日積月累的磨擦會傷害彼此的關係,子女甚至會開始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關係的疏離衍生各種家庭問題,小則日夜爭吵或相對無言,大則離家出走或誤入歧途。無疑成績與品格均是父母最關注的地方,兩者兼備固然好,但假若真的要二者選其一,又如何取捨?

「A」是許多家長渴望在子女成績表上看到的標記,但家長又可曾想過父母可如何摘「A」?認識「6A品格教育」(見文末),以至親身舉辦家長小組,向家長分享這套教養原則,當中接觸到不少遇有管教困難的家長。他們對子女的愛無容置疑,但許多卻無奈地表示子女好像感受不到,事事與其唱反調。看來這個父母成績表中的「A」也同樣不易取到。

管教子女若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作為基石,只會帶來叛逆;相反則可帶來回應。父母對子女有愛,但這個愛是怎樣的呢?因為子女聽話、不學壞、成績好,父母才愛他/她?還是不論他們的行為如何、犯了多大的錯誤、多麼地失敗,父母的愛也永不離開?如果勤力讀書是獲得好成績的重要條件,那做到無條件的接納便是父母取「A」的關鍵。不少家長在認識到接納的真意後,也為之感動,表示能獲得啟發。

當然,要取得更多的「A」還要懂得讚賞子女、對子女表現關愛、給予時間陪伴他們、適當地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及表現情理兼備的權威。摘A的路並不容易,祝願家長們能堅持信念,與家人和諧共處。

「6A品格教育TM」是美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麥道衛博士(Josh McDowell)所提出的一套完整實用的子女教育方法。6A是六個教育原則的簡稱,包括:接納(Acceptance)、讚賞(Appreciation)、關愛(Affection)、時間(Availability)、責任(Accountability)及權威(Authority)。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