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惠芳培育青少年不言倦

期數
3638
刊登日期
2013.11.08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1 月 10 日

香港仔聖伯多祿堂信徒李惠芳,人稱芳姨,十年前退下前線教育工作後,隨即擔任學校牧民工作者,繼續為兒童及青少年灌輸天主教的信仰價值。

七十歲的李惠芳,是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的牧民工作者,她二〇〇三年退休前,是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的副校長,退任後,她渴望向學生傳教,便到聖伯多祿堂屬校的兩所小學擔任牧民工作者。

「現在學生只知道我的名字是芳姨,他們愛與我交談,低年級的學生常記著:芳姨很疼愛他們,並時常為他們說故事;高年級生則認為:芳姨聽他們訴心聲,明白他們的感受。」芳姨坦言,估不到逾半世紀在天主教小學服務,要在退下教師崗位後才醒悟到校園福傳的重要。

她承認過去只醉心於教學,忽略了向小朋友傳福音,「回想起真有愧於心,天主給我這麼多恩寵,我卻未有回報祂;就在退休前,我猛然醒悟到要為天主做點事,我要成為祂的工具,做傳教工作。」當上牧民工作者後,她馬上到教理中心修讀教理。

芳姨早年負責兩間小學的牧民工作,五年前主力在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一星期有兩天到那裡與學生見面。

在學生心目中,芳姨是眾人「嫲嫲」,除了向學生說聖經故事外,她亦會聆聽學生的心聲,「教師教學工作繁忙,即使察覺學生有情緒問題也無暇處理,我的角色能填補這方面的欠缺。」她說,不論是家庭或個人問題,學生也放心與她傾訴,「我會主動擁抱學生,讓他們信任我,讓我聆聽他們的內心世界。」

芳姨的臨在,除了傳福音外,亦與學生共同面對挑戰,「在我教學時,已看到不少家庭問題對學生的影響,有的是家庭破裂,或是父母過度溺愛形成反叛的性格,我期望能為這群有需要的學生給予關懷。」

她善用一週兩天的到校時間,包括午飯時為學生舉行慕道前期課程,或代課時與學生分享福音故事。

三年前,她開始邀請對宗教感興趣的小六生,到香港仔聖伯多祿堂參與青少年慕道班,最初有十多名學生,現在人數已逾四十人。

「最終要讓青少年參與堂區生活,讓他們小學畢業後仍持續認識信仰。首年加入青少年慕道班的四名舊生現已領洗。」此外,青年將慕道班自發命名為(SPLG),也寓意「聖伯多祿愛天主」,她說:「學生愛這個團體,便會投入其中。」

對李惠芳而言,學生信教與否並不是最重要,她說:「只想學生成為好人、孝敬父母,懂得人間有愛。」她亦藉著每週與學生相聚,成為同行者,當他們遇有困難時能加以支援。

她執教鞭時,主要教授中、數及聖經課,有時她為追趕課程,試過在聖經課盡快說完聖經後,便抽出時間教授中文或數學,「若能時光倒流,我真的想在任何時候也福傳。」

回首過去十年的牧民工作,她深信學校是個很好的福傳園地,「美術堂可從繪畫花草時,展示天主創造的美好;中文課也可從歷史故事說出天主。」她說,能在學校福傳,陪伴學生成長,她感到這樣的退休生活很快樂。(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