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友戲有益】正音尋親記

期數
3640
刊登日期
2013.11.22
作者
陳鈞潤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1 月 24 日

殷巧兒任主席的粵語正音推廣協會慶祝成立十周年,邀中英劇團籌劃話劇《正音尋親記》,由劉浩翔編劇、袁富華導演。印度籍電視藝人喬寶寶飾演說書人,故事開始在三十年前,伍六柒(馮祿德)和懷有他孩子的愛侶美人(盧智燊),因父母反對婚姻,相約乘船私奔赴美國。伍因說懶音,把航班船號一百零三,讀成一八零三,使美人上錯船到了印度,生下兒子阿正就水土不服死去。

阿正(盧智燊)長大成人,滿口印度口音,粵語不純正,卻一心尋找失散多年的父親。他到了香港,在電台以潮流懶音主持節目,並與電台清潔工人度叔(馮祿德)同屋而居。度叔為助阿正改善發音,先帶他去唱卡拉OK,正能唱泰越韓日文的歌,獨是廣東歌發音不正,唱出來沒有一個字聽得出意思。度叔再介紹他認識霧導演(袁富華),參與他的音樂劇排練。阿正傾心於女演員卡門(姚詠芝),她是內地來客且粵語流利。霧導演其實和度叔合謀,要改正阿正的懶音陋習,故意叫卡門訓練阿正講好粵語。卡門向阿正吐露自己和反對她演戲的父母無法溝通,又同情阿正尋親決心。二人一起操練廣東話,終於在愛情力量下,卡門操得阿正字正腔圓!大團圓的結局,是度叔向阿正道出懶音之害,正是他自己抱憾終生的往事:因船班數字讀音不正,而與妻兒失散,孤獨半生!至此阿正方知他是自己生父伍六柒。父子相認,卡門與阿正演出歌舞劇,美滿收場。

姚詠芝演技出色,歌聲甜美,更兼任編舞,四位年輕擅舞演員,二男(張學良、曹焯杰)、二女(李曉文、陳雅珊)分飾全部配角角色,如音樂劇演員、電台節目粉絲等。連場舞蹈美不勝收。盧智燊先扮大肚婆,再演阿正,口音不斷多樣化,非常惹笑,也能量十足。喬寶寶和他對手,擦出不少惹笑火花,尤其當阿正以印度口音說粵語,而與他對話的喬寶寶反而粵語比阿正更勝,令我記起當年演藝學院吹木管又演戲的衛庭新,這「鬼佬」長居內地,上海話流利,更笑過我普通話說得不夠他好。我只能反擊他廣東話不夠我純正!老戲骨馮祿德,更有一場父子相認戲,他用粵語朗誦蘇軾《江城子》,他念得不但抑揚頓挫,更聲淚俱下,非常感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