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學校聯會專業活動
(本報訊)教區學校聯會(II區)十一月九日在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舉辦名為「小學常識科與中學通識科的銜接」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加深小學教師認識通識科的目標和要求,以便為通識科銜接作更佳的準備。
出席是次活動除了負責主題分享的七間中學代表外,還有各中小學校長及一百零四位來自(II區)十二間小學的常識科老師。
當日中學代表就通識科不同範疇作主題式分享,及互動交流工作坊。主辦者亦希望藉著活動,讓小學更清楚中學的特色及強項。
當日由教區學校聯會(II區)負責人、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校長侯麗珊,及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校長李寶雄致歡迎辭後,先闡釋活動的背景及源由,他們希望活動能幫助小學教師,在知識、技能及態度等方面,為學生作更好的銜接準備。
活動分為兩大部份,先是中學代表就通識科的四個不同範疇作主題式分享,包括通識科的藍圖及整體目標;初中通識校本課程規劃;關於培養學生共通技能的學與教經驗分享;以及專題探究的經驗分享。
觀塘瑪利諾書院教師曾凱妍簡介通識科藍圖時,以二O一三年通識科文憑試試題作舉隅,藉以反映通識科的整體目標和要求。接著天主教伍華中學教師林詠初和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教師陳永賢,分別為初中通識校本課程規劃作主題分享,林詠初介紹學校在初中實施生活教育科課程規劃的特色,及如何透過該科啟導學生建構知識,發展共通能力及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以為高中通識科作更好的銜接準備。陳永賢則分享學校如何透過在初中開設生活與社會科,為學生銜接高中通識科作準備。
聖若瑟英文中學教師杜偉迪和連惠恩,及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教師葉川明,則分享學與教經驗,主題為如何培養初中生的共通技能。
最後,順利天主教中學教師黎哲梅及梁式芝書院教師歐陽美儀,分享該校在初中進行專題探究的經驗。歐陽美儀分享該校參加消費者委員會主辦的《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的經驗,讓學生反思香港不同的社會問題,及引入學習專題研習的不同技能。
工作坊的第二部份移師至班房以小組形式進行,七間中學分別接待一百零四位來自(II區)十二間小學的常識科老師,共同探討如何能夠為常識科及通識科的銜接作更佳的準備。
不少小學同工都提出教授常識科面對的困難,如課程內容極多、課時限制及準備報分試要求等。然而,他們認同中學通識科在知識或技能等要求方面,都與常識科有明顯落差,亦明白剛升上初中的學生在適應及掌握方面會面對不少困難。
是次工作坊中,小學同工認同有效而具質素的銜接,將更能培養學生在知識、技能及態度方面的發展。
主辦者稱,教育是「可持續發展」的工作,在學與教的階段,學生與老師往往將焦點集中於階段性的目標,而忽略知識技能的內化。是次工作坊正好讓參加者反思,為未來的方向作更有效的調適,從而提升學生的思考、解難等知識及共通能力的成功要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