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誰調換了我的父親

期數
3641
刊登日期
2013.11.29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2 月 01 日

 

※  本片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精英分子野野宮良多相信,人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一切才算成功。他擁有高學歷、美滿家庭、令人羨慕的事業,更深信自己是社會上的勝利者。然而,一個醫院的來電,卻對良多完美的人生,開了一個始料不及的玩笑……當年醫院弄錯,將他家的孩子跟另一家對調了。悉心栽培的六歲兒子慶多,竟是別人的孩子。他與妻子決定拜訪齋木雄大,要親眼看看自己的親生子。齋木琉晴頑皮、好動,如同脫韁野馬,個性和表現與自己精心養育的「乖仔」南轅北轍,這使良多的心情更為矛盾及複雜。一夜之間,良多的人生出現了嚴峻的難題:他應該執著於血緣,還是選擇一直陪在身邊多年的「兒子」呢?而已渡過的六年家庭生活將如何處理?「愛」又該如何量度?良多懷疑自己「面對沒血緣的孩子,他可以付出同樣的愛嗎?」他們決定嘗試交換兒子,讓親生仔重返父家……

看似事業成功,一切完美的良多,回到家中很多時也是板起臉。妻兒有時也感到那份壓力,不過小小的慶多,還是會盡力地逗父親一笑。可惜的是,家居精緻典雅,卻鮮有看到一絲生氣。就好像現在好些中產家庭,父母終日在外拚搏,回到家中不是享受天倫,和兒女嬉戲玩耍,而是督促子女溫習功課、練習樂器!

相反,終日看似無所事事,整天呆在那前舖後居破爛電器店的雄大,卻是兒女和太太的甜心開心果,他的家經常也傳來歡樂的笑聲。兒女視父親為偶像,任何壞了的玩具也能修理。後來連慶多也稱這位親生父親為玩具博士,令良多嫉妒不已。

究竟誰是好父親?原來,在孩子心目中,那個朝夕相對的「父親」就是自己至愛。琉晴不會認為那個為自己帶來舒適生活、頂級牛柳的良多是自己崇拜的父親;而即使慶多也喜歡和他扭作一團嬉笑玩耍的雄大,但也取代不了他朝思夢想的古板「父親」良多。短短六年的感情,對這兩個小男孩而言,卻是非常深厚,不是成年人一句交換吧,就處理了!

片中還有另一個父親——良多的父親。他倆有的是血緣,卻沒有感情。看來是父親的酗酒問題令良多不滿他、不尊敬他。有趣的是,當他為人父時,卻帶著自己不喜歡的父親的影子。

父母的言行舉止就是在不知不覺間影響著孩子,即使是短如六年的時間,兩個小男孩跟生活在一起的「父親」還是一個模樣。兩個不同階層、性格截然不同的父親,雖然各以不同的方式跟孩子相處,仍能讓孩子感到愛。誰說血緣就是一切?

 

問題研習:

  1. 你認為親情的重要在於血緣,還是每日的相處而建立的情感?為甚麼?
  2. 假如你是電影中的父親,你會選擇繼續撫養沒血緣的「兒子」,還是親生兒子?假如你是兒子,你又希望留在原本的家庭,還是返回親生父母家?為甚麼?試解釋說明之。

 

教會指引及其他參考資料

《天主教教理》 :

  • 父母;子女;教育子女2197-2257
  • 生育1653-54,2366-2379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