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恩與讚頌走過八十年

期數
3641
刊登日期
2013.11.29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2 月 01 日

我們的修院團體在香港八十年了,不過創院的修女們早在兩年前就已在南中國,所以修院的歷史要追溯至一九三零年的八月七日,廣州魏暢茂主教(Mgr. Fourquet, Bishop of Canton),到比利時布魯日(Bruges)的加爾默羅聖彌額爾(St. Michael)隱修院,要求派遣修女到廣州教區成立隱修院,這就揭開了我們修院歷史的序幕。院長則濟利亞姆姆(Mother Cecile)答應主教的請求,揀選年輕有聖德的嬰孩耶穌德蘭修女(Sr. Therese of the Child Jesus)領導去廣州建院;德蘭修女心願代聖女小德蘭到中國,於是謙遜地接受派遣,偕同另三位修女於一九三一年三月從布魯日乘船往南中國;船航行近兩個月,於五月四日到香港,再乘夜船翌日抵達廣州,獲得當地教會熱烈的歡迎;魏主教安排她們暫時住在主教座堂旁的屋子。

這初生團體發展迅速,一九三一年底便有六位中國女青年加入,至三三年初共有十位聖召。可是團體在當地遭遇困難,迫使她們要設法遷移;幸得香港恩理覺主教接納,於一九三三年八月六日乘夜船,第二天八月七日到香港。住在嘉諾撤修院和聖保祿修院,後搬到羅便臣道七十五號暫時租賃的房子,直至一九三七年在赤柱的修院建成,我們才有正式的修院。

天主的祝福,我們的團體不斷茁壯成長。一九四零年澳門主教Bishop Nunes要求我們派修女往澳門成立新修院,德蘭姆姆答應請求,而她有一心願:盼望香港的團體能成為全是中國籍修女的團體,於是把所有外籍修女派遣到新修院。一九四一年十月,德蘭姆姆陪同十位修女往澳門,十一月她趕回港後,十二月日軍便侵入香港。在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我們經歷了無數的艱險,賴主扶佑,一切幸能平安渡過,及後回想起來,真是無限感恩。

二次大戰後,一九四六年六月修院舉行選舉,選出新任院長則濟利亞修女成為全球加爾默羅修會第一位中國籍院長修女,也是全亞洲最年輕的院長。德蘭姆姆見到她的第一位中國女兒能接此重任,十分安慰。一九四七年德蘭姆姆的健康顯然出現問題,她多年來為修院勞心勞力,實在把她的健康蠶食了;四八年經醫生診斷患腸癌,在六月做手術後,她的健康迅速下降。此後三個月中,癌病令她備受劇烈痛苦,但姆姆仍然愉悅、平安地忍受,默默地等候她摰愛的淨配迎接她。而她的中國女兒們盡量學習護理照顧她,尤其是院長則濟利亞姆姆。德蘭姆姆與病苦奮戰後,終於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一日黃昏回到天父懷中,也完成上主託付給她在世的使命。出席姆姆葬禮共祭的神父和親友眾多,由恩主教主禮。不能進禁院的教友,更走到修院圍牆上送別他們親愛的姆姆。願我們的德蘭姆姆從天垂顧她所親手栽培的園圃。

戰後,加爾默羅修會在亞洲各地發展新修院,修女或神父們往往要途經香港,我們便友愛地接待。此外,五十年代,中國大陸解放,外籍神父修女被逐,也會短暫停留在香港。

梵二後,因應教會的指示,各方面我們也作了適當的調整:其中最重要的是修訂會憲,我們所有隱修女都應感激莫納漢神父(Fr. Finian Monahan, OCD),他在修訂會憲上的努力和付出,還有真福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同時批准一九九零和一九九一兩份修訂會憲,他的智慧使我們修會不致分裂;我們團體是選擇一九九一會憲,並進行中文翻譯的工作。另一項重大的工程是聖堂內部的改裝和隔柵的更改;禮儀的本地化,使我們多用了中文,和多了一份中譯的工作。

此外,一九七三年有七位修女往夏威夷和一九九二年五位修女去加拿大多倫多成立新修院,對我們團體有一定的影響。

回首前塵,是憂是喜都是恩賜,至今我們在赤柱的屋子裡也渡過了七十六個寒暑,眼見到赤柱區由昔日簡樸寧靜的漁村,演變成今日熱鬧的旅遊景點,雖然工作方面,我們因應環境而要轉變,幸好並沒有太大影響我們寧靜的禁院生活。八十年來,歷經無數風雨,但都獲上主仁慈的照顧,我們只能感恩和讚頌。並感謝我們摰愛的親人,所有朋友和恩人,是大家的支持和幫助,使我們在隱院中安然奉獻。願卑微的我們在未來的歲月,無論外面如何熱鬧煩囂,我們在貧寒的禁院裡,從我們簡樸的屋子中,發出響徹悅樂上主的禱聲,以光榮天主於無窮。Deo Gratias ——感謝天主!

 

• 赤柱加爾默羅隱修院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