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憑藉家庭經驗牧養教徒

期數
3642
刊登日期
2013.12.06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2 月 08 日

(本報訊)來自海外的華人終身執事在「華人終身執事交流大會」上分享牧民工作與家庭經驗。他們指家人支持與過往的人生經驗,為這職務增添動力。

龔焞:十九年豐富的牧民生活

六十四歲的龔焞來自加拿大,擔任終身執事十九年。

早在七十至八十年代,龔焞已渴望成為終身執事,那時香港仍未有終執牧職,「一九八七年從香港移民加拿大後,我在堂區見到宣傳終執的海報,便聯絡修院辨別,於九四年六月祝聖為終身執事」。

兩年前龔執事退下銀行的岡位,與太太一起照顧孫兒。回想十多年的牧職生活,除了工作外,便到堂區服務,並服務在囚人士、老人院、外展等。他說:「平日放工後參與聖雲先會的外展服務,關懷綜援戶及窮人;週末到老人院;主日在堂區;每週有半天到監獄探望在囚人士,幸得上司支持,明白我是為照顧他人。」

除了公司上司的鼓勵,他最感激太太背後的支持:「她為我犧牲許多,在家照顧子女,好讓我能安心服務教會。」

張汝南:願以終執職務回饋天主

港人移民張汝南二〇一一年五月在加拿大升執事,由不認識信仰,至成為天主教徒,再回應執事聖召,他表示一切是天主的安排。

接受祝聖成為執事前,張汝南把做了二十五年的製衣工廠賣掉,以便全心為教會服務。「兩名子女已經成人,且生兒育女,我覺得自己一生都得到天主的照顧。」他說。

婚前已是教徒的張太梁詠芬說:「年輕時我並不投入教會,但天主卻透過我引導丈夫成為教友,從而影響我對信仰的虔誠。」她表示,丈夫成為執事後,令她更投入和了解教會事務。

履行執事職的兩年半來,張汝南指當地的華人終執召叫很少。他服務的蒙特利爾總教區有逾一百名終身執事,連他在內只有兩名華人,且另一位經已退休。他服務的滿地可中華天主堂區,約有三百個華人教友家庭,牧民對象過去以廣東人為主,近年增加了不少說普通話的華人參與教會。

鄧永漢:主的安排很奇妙

來自澳洲的鄧永漢成為執事十年,除了服務當地堂區,還先後到監獄、緊急服務隊及警隊擔任專職教士,與非信徒分享信仰。

「在雪梨西區的緊急服務隊當專職教士時,當遇上颱風、樹木倒塌而導致房屋損毀時,我便要協助修葺;至於擔任警員的專職教士,對象是所有警員,不論是否信徒也可與我交談。」

鄧永漢一九八〇年從香港移民澳洲,年輕時曾在港擔任輔警,為社區治安出力,現在他以終身執事身份服務澳洲社區,令他深刻體會天主的奇妙安排。(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