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叫平安在心中作主?
「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若十四27)世界能賜怎樣的平安?難道防彈裝備,甚至反導彈系統,就可消除威脅生命安全的掛慮?將財物放在保險箱內,就能徹底安心?又難道心理輔導、求神問卜就可消除內心困擾?由此可知,世界所能給予的保障,是短暫的、物質上的、表面的、亦是不切實際的,不能給予心靈平安。耶穌洞悉人靈渴求,透過十架犧牲,為信從的人,爭取了這份內心平安﹗
與世界能給予的相比,主賜的平安超乎所想所求。它與信、望、愛並存,讓我們體會天主臨在──「厄瑪奴耳」!既持久且穩定、滿全靈性渴求、不易受私慾干擾;在磨難中,甚至在面對死亡時,臨在尤為明顯。
既然主許諾的平安如此豐盛,為何不少信友經驗的,卻是短暫而不穩定?這些平安往往源於祈禱過程中、行善功後、分享中得慰藉,或領聖事後等等;然而,隨情緒波動、受俗務煩擾、與人交往產生衝突,甚或陷於誘惑……平安立時消失!究其原因,信友雖憑信德,藉聖洗而得罪赦,靈魂卻仍處於內外受敵的狀態,成為經驗平安的障礙。內受與生俱來的私慾纏擾,外則被災禍的恐懼、世俗掛慮等壓迫。平安的持久和穩定,視乎靈命淨化及信德鞏固的程度!要靈命淨化、信德鞏固,背十架跟隨主,並勉力實踐聖言,是耶穌傳授的「不二法門」。
保祿說:「還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中作主……。」(哥三15)這信息提示:人必須合作,才能得平安!上述提到背十架並實踐聖言,在走天路過程中,都要堅持!但不同階段,有不同實踐方法──
初段:屬於剛起步,靈命還處於嬰孩階段,平安的感受頗為陌生。因此,必須忍耐,以圓滿的平安臨現心中,作為渴求的目標;勉力學習並實踐聖言,好能認識真理,以獲得心靈的自由(參若八31—32)。同時,學習認識自己的十字架,積極背負,跟隨耶穌。
中段:步入這階段,私慾已受制約,刻意違逆主旨機會相對少,平安的臨現較穩定。然而,尚有些根深蒂固弱點,易受攻擊,致心中忐忑。因此,縱使百忙中,盡可能讓內心安靜,作簡短卻認真的反省,求聖神光照:有錯立時悔改,軟弱求主扶持,讓平安繼續在心中作主。
末段:到達這階段,靈魂已相當淨化,信德亦非常鞏固,內心湧現明顯而穩定的平安;換句話說,天國已臨現心中!雖然如此,仍應效法保祿的謙卑,繼續努力向前(參斐三13—14),並勉力跟人分享這寶貴經驗!
信友蒙召,是為與主相通,分享祂賞賜的豐盛平安!然而,須與聖神合作,擺脫私慾桎梏,才能叫平安在心中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