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荊】義人?義人!
我在很多年前學習繪畫油畫時,曾仿畫了一幅聖家像。這幅聖家像的中央是手持十字架的孩童耶穌,旁邊是聖母瑪利亞,前面則有孩童若翰作為主耶穌的前驅。若瑟則在主耶穌的後面,且在一個陰暗面。在整個畫面中,似乎只是襯托角色,並不重要。但是,在主耶穌降生的經驗中,若瑟應有一個怎樣的位置?
依據瑪竇所載:「…瑪利亞許配於若瑟後,在同居前,她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示出來」(瑪一18)這裡所指的「婚約」跟現時的「訂婚」全然不同,根據古代猶太習俗男女婚姻會分為兩個階段:「婚約」是第一個階段,男女雙方在見證人前交換他們的婚姻承諾,便成為合法的夫妻,但他們並不會一起生活。女方通常在十二、十三歲時由父母為她安排「婚約」,而「婚約」後的一年,仍會住在父母家裡。第二階段就是夫妻「同居時」,婚姻儀式便告完成。由於瑪竇清楚地指出若瑟與瑪利亞是在婚姻的第一階段,因此瑪利亞的懷孕便為若瑟帶來很大的震撼。
「若瑟,因是義人,不願公開羞辱她,有意暗暗地休退她」(瑪一19),若瑟被稱為「義人」,因為他很小心地遵守了猶太法律。因此,當他發現瑪利亞懷孕而自己不是孩子的父親時,他可將瑪利亞交於公眾審判,但他不願她蒙羞,故欲暗地休退她。
從若瑟的選擇中,可以看到他內心的掙扎,他一方面要持守猶太人的法律,但另一方面他內心對人的仁慈及憐憫,使他選擇了較為柔和的方法:在見證人前,私下和瑪利亞解除「婚約」,使她不至受辱。這樣,從人性的角度而言,若瑟盡好了自己的本份,對他人憐憫及關懷,所以他被稱為「義人」!
如此,若瑟對整件事件的看法仍有些欠缺!作為一位「義人」,除了遵行法律,對鄰人關懷及照顧外,更重要的是滿全天主的神聖計劃(創七1,則十八5)。若瑟只從人的角度理解事件,認為瑪利亞是因另一位男人而有孕,不欲她因犯姦淫而死,故以私下休退的方法處理事件。但他的作法並不是天主所願意的,他忘記了聖神的工作,因此天使更正了他的看法,使他了解到瑪利亞的受孕是來自聖神:「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瑪利亞,因為那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她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為他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瑪一20—21)。
由於天主聖神的介入,天主使不可能的成為可能。我們在信仰生活中亦經常提醒自己要「成聖」,這份渴望亦包含了兩個層次:一方面,我們應盡好我們的本份,也就是做好作為子女、父母、夫婦、各行專業、基督徒身份的本份;另一方面,卻要明辨天主的旨意,雖然祂對我們的計劃或許不是如我們所想的,但我們亦應以平和的心態接納且付諸實行。正如若瑟在面對一項他不能解釋的經驗,他需要在天主面前完全的「降服」,正如瑪利亞完全降服於天主一樣。瑪利亞的沉默是值得我們欣賞及效法的。由於她對天主絕對的降服,甘願承行天主的旨意,使她在面對懷疑及羞辱中,仍堅持不透露天主在她身上所行的恩寵。
我們如何能夠「降服」於天主的旨意呢?首先,我們應與主建立一份親密的關係。若瑟及瑪利亞均是一些與主親近的人,他們均期待著「默西亞」的來臨。因此,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準備;當天主聖神介入他們的生命時,他們便毫無保留地回應了:「若瑟從夢中醒來,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囑咐的辦了,娶了他的妻子」(瑪一24)。
因此,我們也應為這份親密的關係作準備:祈禱、讀經、領聖事、愛德服務,均是很好的準備,因為在這些經驗中天主親臨在我們中間,祂將恩寵傾注在我們內心,醫治我們心靈的傷痕,好使天主聖神能寓居其中,推動我們不斷追求聖善的生活。然而,在追求聖善的生活過程中,我們會不斷放棄自私驕傲的想法,而以謙遜服務他人為生活的目標。如此,我們的心靈便能在不斷「降服」於主中得以「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