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及本地終身執事太太

期數
3644
刊登日期
2013.12.20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2 月 22 日

(本報特稿)來自海外及本地終身執事的太太,分享她們如何與丈夫度信仰生活;有終執太太指出,要懷有犧牲的愛,以配合丈夫事奉教會的職務。

「全球華人終身執事交流大會」期內,三位來自美國、加拿大及香港的終身執事太太,於十一月二十日會上,以「終身執事太太與家庭參與職務及共同成長」為題,分享經驗。

美國終身執事聯會主席杜邦執事(Gerald Dupont)的妻子Peggy Dupont與丈夫結婚四十六年,她說自丈夫二十三年前成為執事後,她也曾遇到不同的困難。

她明白終身執事的生活優次應是天主、家庭、工作、牧職,然而現實並不如此。「當丈夫晚上要履行執事職時,有時會感到難受⋯⋯亦試過週末與兩名已婚子女家庭聚會時,丈夫會為突如其來的職務而中途離開。」

Peggy Dupont明白婚姻聖事與服務聖事要互相結合,兩者協調及融合,才能成為家庭的楷模。「我明白真福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說的:作為執事太太,須與丈夫一起經驗犧牲的愛。」

來自加拿大、陳朝彬執事的太太陳羅麗麗說,丈夫的聖職令夫婦間的相處起了變化:「感恩祭時他要協助神父主持彌撒,我們不能一起坐在祭台下;回到堂區時,教友不時與他交談,或許內容涉及私隱,我便要避席。」她說,即使丈夫要花不少時間處理堂區事務,有時甚至遇到阻滯,但她明白這是為天主而做,為此她會不時為丈夫祈禱。

香港終執太太李彩燕表示,起初是她報讀聖神修院,丈夫林社鈴因為要接送妻子,後來便一起進修神學,想不到丈夫因此而回應了終執的召叫。

作為終執太太,李彩燕認為夫婦同行十分重要,兩人一起參與堂區服務,近年更為非信徒教師教授道理;為與丈夫同步成長,她更在浸會大學修讀青年輔導碩士課程。(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