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神父校監牧者心

期數
3643
刊登日期
2013.12.13
作者
馮定華
主曆
主曆 2013 年 12 月 15 日

教育局眼中的校監角色,雖是代表辦學團體,作為學校的最高負責人,以確保學校按照辦學團體的信念營運。可是,由於校監不受薪,並且在行政運作上,不是直接領導,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校長對辦學團體信念的理解與應用能力,才能實際在學校運作的各個層面與科組內,落實辦學團體的信念。

法團校董會雖具有無上權威,審批財務運用、員工招聘、學校發展與周年計畫,以及學校周年報告等主要項目,坦白說,以校董會有限的時間以及義務校董的資源,很難對任何文件作仔細閱讀。然而,魔鬼往往出現在細節裡。

話雖如此,「義務」校監並非不能發揮學校精神領導者的角色;天主教學校的五個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家庭),作為一個牧者校監,便有許多可以發揮的途徑。

校監出席校務會議,固然可以對校情掌握一二,會議開始時的勉語,細水長流,絕對有助老師對辦學團體信念的了解與應用。

天主教學校應該特別照顧貧苦無告的青少年,每年學年初,校監不妨透過校長,表達學校對這類學生的特別關注,並在適當時候,提供實質性的表示。每年中秋節,我總會在學校社工口中,知曉那些學生家庭貧窮。想不到,為每個貧窮家庭一盒月餅,不但讓我更了解他們背後的故事,更讓他們學會感恩、表達謝恩。

牧者校監的強項,應該是宗教教育。校監神父如何領導老師,在每天早會中提供有素質、有教育意義的早禱,絕對是一項挑戰和當盡的職務。「請各位同學立正、合手、低頭、祈禱。」不要輕視這簡單的提示,經過數年,學生已學會對祈禱的尊重,加上有教育意義的祈禱,每天早禱就成了學生和老師的精神食糧;這對當天的學與教表現,絕對有著神恩性的扶持作用。如果加上老師們在當天課堂上適當地重複,肯定會事半功倍。

記得有一段時間,同學們喜歡譏笑一位因患罕有疾病而出現怪異行為的同學。有關組別開會討論,校監適當介入,派發印有痛悔經的耶穌聖心聖相,並鼓勵同學反省良心、懺悔己罪,向主向人認錯。這種安排果然奏效,經過幾個月老師們的悉心陪伴與教導,欺凌行為大大改善。

最近幾位老師不約而同告訴本人,某位同學極度麻煩,由於家庭背景的關係,價值觀混亂,經常做出令老師頭痛的違規行為。某天早上,徵得校長同意,帶同受他影響的一位同學,與他們一起作學習以外經歷。我們先經過赤柱監獄門口,然後到軍人墳場散步,並在苦修院聖堂祈禱,最後校監請吃午餐。想不到,他們表白出,從來沒有嘗試過那樣心寧平靜、心境祥和的感覺;他們坦承說,犯錯時是知道不對的,只是控制不到,但是現在,他們找到跨越誘惑的方法,就是主耶穌的恩寵。雖然預計他們會再次犯錯,但最低限度,他們已找到生命的方向。

鮑思高神父在九歲奇夢中,主耶穌鼓勵他說:「你要教導孩子們德行的美麗,以及罪惡的醜陋。」我們富啟發性的作為,不但能起著教育作用,讓孩子們體驗德行美麗的經驗後,有方向與方法,躲避罪惡的醜陋,並且對老師們,見證了辦學團體信念如何落實的方向。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