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各地聖經專才
(本報訊)有基督教團體早前在香港舉辦聖經翻譯工作坊,協助亞洲多個地區的聖經機構培訓聖經翻譯人才。主辦者表示翻譯聖經需要良好語文技巧及足夠資源。
香港聖經公會十一月底為聯合聖經公會所籌辦的翻譯課程承辦工作坊,十位來自印度、印尼、緬甸、越南、斐濟,以及泰國的基督教聖經機構員工來港參與,學習語言學和傳意技巧。
導師洪放博士(圖)對本報說,多個國家的基督教團體負起翻譯聖經的擔子,他說這項工作需要語言學知識及大量資源,透過母語翻譯聖經內容。他說這個長達三年的翻譯課程,包括工作坊及培育項目。
這位翻譯學者有份推動基督教「和合本」聖經的修訂工作,他指各地翻譯聖經的進度不一,翻譯新約大概需要三年,舊約需要五至八年;修訂和合本中文聖經的工作從八十年代起推動,二O一O年出版。
「聖經翻譯工作已趨向電腦化,相關軟件可同時處理不同語言,藉此提高翻譯質素。」不過,他說更重要的是翻譯人員能掌握良好語文技巧。
印尼聖經公會的天主教徒翻譯員工H. Florimond十一月十三日對本報說,部份種族多元的國家如印尼等使用多種語言,故翻譯上須照顧不同人的需要。接受過修生培育的Florimond說,當地的聖經翻譯工作亦具備合一幅度,基督教與天主教均互有交流合作。
越南聖經公會項目主任Esther Ly說,隨著宗教自由的情況有所改善,聖經翻譯等教會工作恢復起來。談到翻譯的困難,她說好些聖經辭彙為當地語言所沒有,故此翻譯工作需要借助其他辭彙或尋找其他翻譯方法。
另一方面,思高聖經學會主任黃國華神父十二月四日與本報談到天主教的聖經翻譯,他說聖經翻譯須掌握希伯來文等聖經原文,並要具備良好的語文修養、聖經與神學知識,以做到忠於原文。方濟會黃神父稱,本地的天主教聖經學院畢業生和思高聖經學會內的團隊正著手思高中文聖經的修訂工作。(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