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宗教思想交流會

期數
3646
刊登日期
2014.01.03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1 月 05 日

(本報訊)六宗教思想交流會上,與會代表指宗教有責任參與社會以締造和諧,其貢獻則在於推動關愛與寬容。

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於剛過去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假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辦宗教思想交流會,逾一百人出席,講題為「如何以宗教寬容締造社會和諧」。

大會主持、天主教代表周景勳神父說,基督福音的修和精神能幫助社會締造和諧。他勸勉教徒要效法「浪子回頭」比喻中的父親,學習愛的寬恕;除了寬恕別人,教徒亦需要求主寬恕。「人會犯錯,但我們要懂得反省,才能承認自己的罪,與主修和。」他說。

談到在社會見證寬容精神,周神父指傳教須融入當地文化。「如果不融入文化,人與人之間就很難溝通。」他指聚集各基督宗派一起祈禱的法國「泰澤」團體,正是寬容的典範。「宗教寬容使我們在人的身上都看到基督,彼此生活在愛的共融中。」他說。

「真正的同行,即互相扶持及溝通,是世界和諧的基礎。」周神父勸勉教徒在社會要以無私的心去接納不同的人,就如耶穌用憐憫的心去治愈病人一樣。

周神父亦指宗教間須和諧共處,他指梵二強調教會須接納其他宗教信仰中有真理的內容,彰顯教會以博愛的心包容別人,以尊重的心接納別人。

道教楊穎宇博士認為,宗教應參與社會,與社會接軌,直接推動社會和諧,他說:「如果要用宗教寬容的精神來建構社會和諧,宗教就要更加積極地參與社會討論。」

楊穎宇稱,「社會不和諧」其中一個原因是宗教一直沒有參與政治,他建議成立一個平台,讓各宗教教徒交流對社會議題的意見,例如是「佔領中環運動」。

伊斯蘭教楊興文教長認為,現今社會需要慈愛、同情與寬恕,才能消除仇恨和痛苦,以及實現幸福與和諧。他以伊斯蘭的歷史說明,人的心靈不應該用來盛載仇恨,否則人們不能以慈愛來寬恕別人。

基督教郭偉聯博士稱,寬容為基督徒而言,是來自一種希望與不同的人共同度過美好生活的真誠,而這份真誠的源頭是上主的愛。

孔教湯浩堅博士指孔教提倡弘揚中庸之道、忠恕之道、仁愛之道、和而不同,來締造社會和諧。佛教的演慈法師相信社會和諧取決於人心的和諧,也要接受不同的理念。

周神父總結時邀請各宗教信徒先空虛自己,擴闊胸襟,並釋放怨恨,從而推動世界解決紛爭,體現寬容與和諧。

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由香港道教聯合會、香港佛教聯合會、天主教香港教區、孔教學院、中華回教博愛社及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組成,它們剛於去年慶祝成立三十五周年。(葉)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