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的喜樂》勸諭大開教會之門
(天亞社特稿)教宗方濟各最近發表了長篇幅的首份宗座勸諭《福音的喜樂》。他以愉快的語調自嘲說:「我知道現在的文件不像過去般能引人注目,文件的內容很快會被遺忘。」
要概括這約五萬字的文件,我會說:「教宗的信息是:對貧苦大眾及認真看待世上苦難問題的人來說,福音真是大喜訊。教會的大門常開。我們不是少數社群。我們與世界結合,且有話要說。走出去。幫助你的近人。樂意地服務。熱心地投入服務。教會應給予協助而非阻礙。教會規條不會很快改革。也別指望羅馬能解決所有問題。別怕犯錯。並且要改變全球不公義的經濟架構。」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他大方引用全球各地主教聚會中的聲明,包括大洋洲主教們的聲明。他重視權力分散及下放。⋯⋯
過往,較保守的主教會淡化國家主教團的重要,側重他們的個人教誨,又能直通羅馬聖部,後者會接到教友對牧靈工作傾向較開放的主教的不滿投訴。
教宗方濟各說:「主教團應作出良多的貢獻,落實共治精神。」他認為「這願望還未完全實現。」並指出權力過分集中證實不但沒幫助,還會使教會生活及拓展福傳變得複雜。
非歐洲出身的教宗,對教會內的文化差異及歐洲包袱尤其敏感。他認為教會不限於歐洲,歐洲亦非教會的全部。 ⋯⋯
教宗雖然沒承諾改變教會對避孕、離婚及再婚等問題的立場,卻為地方教會施行聖事上的友善態度帶來實質希望⋯⋯
但有些燙手的問題教宗不準備抓住,教會將為此繼續受苦。他寫道:「司祭職代表在聖事中獻身的基督淨配,只限於男性的問題是不可公開討論的,聖事權力與其他權力過分混為一談,只會導致分裂。」
那些把聖事權保留給自己的人,若認為只有他們才有權決定誰可定奪一個問題可否公開討論,必會導致更多分裂。
基於有權決定教會訓導權及教會法條文不同於聖事權,那麼在現今時代要探討這問題是否可公開討論,不是應考慮女性的意見嗎?
教宗這立場對現時的梵蒂岡來說可能是精明的決定,立場卻不一致。除非聖事權包括神學及教會法的決定權,否則「不能公開討論的問題」一事根本不成立。
教宗的聲明最終必會是只有擁有聖事權的人,才能決定教會的訓導及教會法。
我們須要決定,如「女性能參與教會生活內不同範疇的決策權」,這是否包括對神學討論上的貢獻、決定訓導內容,以及在法理上限制參與的特定神學題目討論,如女性晉鐸的問題。⋯⋯
這份宗座勸諭中有些內容意義重大,但談及女性晉鐸問題的一段卻無助於解決問題,方濟各藉他的兩位前任,在訓導權及教會法中設立的反對氣勢淡化這問題。
教宗沒假裝擁有所有答案,也表明暫不會改革教義。但要把教會重新與世界接軌,及不帶偏見向所有罪人開放教會,他的宗座勸諭已貢獻良多。
教宗視野中,寧可要「在街頭受挫、受傷及弄髒的教會,勝過畫地自限、依戀安全感的不健康教會」。
- 作者布倫南神父為澳洲耶穌會士作家及評論員╱取自天亞社,全文見天亞社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