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健一家 與主偕行
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於剛過去的十二月一日慶祝成立二十周年,以下是席間履新的教區傷殘人士牧民委員會主席麥家儀當日的分享——編者
※※※ ※※※ ※※※
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成立二十周年了,我有幸見證中心的成立及發展,真的感謝天主!我和我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兒子與牧民中心一起成長,實在是我莫大的福分。
二十多年前,我剛完成學業,踏入社會工作,在偶然的情況下,應我一位中學學姊的邀請,跟一位嘉諾撒修女帶幾位失明教友往澳門朝聖,沿途照顧他們,這樣就開始我對傷殘人士的牧民服務。那位學姊原已是天主教聾人牧民小組的手語翻譯員,鑑於那時未有其他殘障類別的信友團體,於是我們開始籌組「傷健同心牧民小組」,以失明人士及走動不便者為核心組員;在一九九O年,我們又籌辦第一屆傷健朝聖團,那時得到陳志明副主教的支持,擔任隨團神師,帶傷殘教友往法國露德朝聖。跟着,我們又大膽向教區建議成立傷殘人士牧民委員會,關顧傷殘人士的牧民需要,教區遂於一九九一年九月委任了第一屆教區傷殘人士牧民委員會。兩年後(一九九三年),委員會覓得位於何文田公主道80號的空置教堂,重新裝修為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並聘請職員在中心推行各種牧民服務。從無到有,這二十多年的發展正彰顯了天主對殘障信徒的眷顧和祝福!
有了這個牧民中心,我多了機會跟傷殘教友聚首,我們在這兒一起祈禱、一起分享生活,一起接受信仰培育。由於傷殘教友行動不便,健全教友當然負責多些須要肢體勞動的工作,但不要以為我這等健全教友只來服侍傷殘的弟兄姊妹,其實我來接受了他們的福傳。在這兒,我認識失明人士在摸摸碰碰中,可以自行出門上班,獨居生活,甚至生兒育女,照顧家庭。……這些弱能的弟兄姊妹就是用自身殘缺的軀體、堅毅不屈的意志、積極樂觀的生活,向人見證天主的大能,他們身上的殘疾,正是天主施恩的標記!
天主的計劃往往是神妙莫測的,祂原來不止於要我做傷殘教友的義工朋友,更要我做殘障孩童的至親。十七年前,我懷孕時得悉胎中孩子極可能患有唐氏綜合症,縱使在萬般徬徨和焦慮之下,我全沒有放棄這小生命的念頭。究竟是甚麽令我能超脫世俗的眼光,願意接受這艱鉅的母職呢?那就是我曾與傷殘教友同行的經驗!傷殘教友給我有力的見證,教我由衷尊重任何殘障的生命……
我的兒子真的帶着先天缺陷來到我的家庭,在他還是嬰幼兒時,我因為要照顧他,有好一段日子不能到牧民中心,但我和中心的關係並沒有中斷。我主內的傷殘弟兄姊妹不斷為我的家庭祈禱,也不時利用電話,甚至親身到我家慰問我。就是因着大家的代禱,我的家庭蒙受極大的恩典,兒子在祝福和愛的氛圍中成長,縱然發展遲緩,但各方面都一點一滴地進步,更可喜的是他能夠認識天主,熱愛禮儀祈禱!
兒子稍大一點,也須要信仰培育及教會團體生活,於是加入了傷殘人士牧民中心轄下,以智障人士為核心的「信和光」團體,也參加了「樂融融」智障人士慕道班。這兩個團體凝聚了智障人士及其父母,讓智障孩子在團體中認識天主。我們家長經常分享生活的苦與樂,學習向上主交托我們的重擔……面對這一切,我們唯有信靠上主的照料,並效法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無條件的犧牲,不離不棄地守護着孩子!……
傷殘教友無疑是基督教會內最卑微弱小的肢體,但這絲毫不減他們見證的效力。
從當傷殘教友的義工朋友,到做智障孩子的母親,及至今日蒙教區信任,獲委任為教區傷殘人士牧民委員會的主席,我敢見證傷殘教友為教會祈禱和奉獻的力量。在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慶祝二十周年紀念之際,我謹獻上無盡的感恩,並盼望主內的弟兄姊妹正視傷殘教友的需要及能力,給予他們接納和支持,與他們携手同行,延續「傷健一家 與主偕行」這動人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