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聖安多尼堂總結鑽禧慶典

期數
3647
刊登日期
2014.01.10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1 月 12 日

(本報訊)薄扶林的聖安多尼堂早前慶祝建堂六十周年,本堂神父希望成員藉著鞏固信德,在社區更積極投入愛德服務,並鼓勵青年參與堂區。

慈幼會黃建國神父期望與堂區教徒一同關懷西區的基層人士,他強調愛德工作須建基於信德。他指聖經培育是堂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能引發教徒把共融團體中的力量投入僕人服務,過程中亦能回饋堂區團體。

談到未來的牧民發展,他表示這個由慈幼會士牧養多年的堂區能從慈幼精神——孝愛聖母、關愛青年——幫助教徒加深信德。聖安多尼堂前身為西環聖心堂,於一九五三年祝聖。

他於剛過去的十二月十二日總結鑽禧慶典時對本報說,堂區計劃舉辦聖母探訪活動,恭迎聖母像到多位教徒家中,鼓勵他們恭敬聖母。在慈幼會學校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他亦關心青年成長,他指聖安多尼堂透過屬校培育青年,並帶來堂區新力軍,而教育與福傳相輔相成:「教育使生命成長,幫助人尋找生命的意義,福傳亦然。」

上任一年多的黃建國神父稱,堂區三十多個善會建立了主動、自覺的文化,他說自己只是享受前人留下的成果,而面對社區的轉變,他期望愛德服務能更深入社區當中。

本地教會在學習年推動「基層飯局」,他說西區有不少獨居長者,堂區或可推出「外賣版」,由教徒為他們送上食物和關懷。他強調愛德工作須重視每個人的尊嚴,不應讓鄰里感到「受助」,而是教徒與他們同行,讓他們感受到尊重。

聖安多尼堂堂區已於去年慶祝六十周年,堂區亦於去年五月二十四日聖母進教之佑瞻禮祝聖「母佑堂」禮堂,為教徒增添一個主日聯誼場地。

堂區牧民議會會長余向明十二月十二日說,聖堂附近將來會開設港鐵站,他說堂區可把握這個福傳機遇,同時關懷受社區轉變影響的基層人士。

「鄰近聖母玫瑰堂的基層飯局很出色,我們則委託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同工評估聖安多尼堂區的情況,從而按社區實際需要決定飯局形式,事實上,薄扶林區有許多行動不便的長者居於唐樓,有待關顧。」他強調各堂區須合力響應教區發起的工作。

余向明說,近年聖安多尼堂於基督君王節舉辦「耶穌出巡愛西環」大型福傳活動,與社區人士分享信仰,亦逐漸獲社區接受。

「當年我與女朋友(後來成為太太)在堂區外被聖樂吸引,繼而加入成為聖詠團輔助成員,慕道後亦服務堂區。」余說:「三十年前,青年佔教友人數比例較大,他們樂意參與聖母軍和輔祭會,隨著社會轉變,青年人相對數目減少。」他期望透過培育青年讓他們投入堂區。

談到堂區的青年牧民工作,牧民助理何德芬十二月十二日稱,堂區須克服人口老化情況,她期望為青年提供更多服務經驗,並鼓勵在職青年平衡工作與信仰生活,投入堂區並引領後輩成長,繼而參與善會,避免「青黃不接」;新教友培育方面,堂區亦於釋奧期提供有系統的培育,延續新教友的信仰心火。

何德芬稱,堂區三個青年團體照顧在職青年、大學及青少年等不同年齡層,她說堂區青年牧民其一特色是舉辦年度大型福傳活動,由青年善會「葡萄園」自行籌款及策劃,並邀請教徒引領未皈依的人士參與。她說這些青年善會培育出一批活躍於堂區的信徒,每逢舉辦大型活動必予以協助。

何德芬一家是該堂區教徒,兒子盧山成為了慈幼會修生,她指青年牧民須具備聖召培育幅度,神職人員和修道人在堂區的陪伴角色亦無可替代,她憧憬未來能夠有男、女青年修道人服務堂區,與青年分享召叫。(鄧)

 


 

聖安多尼堂小史

聖安多尼堂在薄扶林區積極福傳並投入愛德服務,追溯其建堂歷史,當中見證了多個傳教會及修會的貢獻。

宗座外方傳教會傳教士於一八六四年在般含道(現英皇書院地址)建立小堂,奉聖安多尼聖師為主保,一八七五年由基督學校修士接辦。

雖然小堂捱過一九一八年的地震,但二一年政府要收回土地以興建學校,小堂須遷往第三街聖類斯工藝院內,並交由瑪利諾神父主持。一九二七年慈幼會士抵達香港接辦該工藝院,也服務小堂。

聖安多尼堂於一九四九年升格為堂區,教務亦愈來愈興盛,聖堂現址遂於五三年建成。多年來堂區透過聖雲先會和聖母軍等團體服務社區,也開展多元的牧民工作;其聖召成果亦見豐碩,啟發不少青年回應聖召,目前有四位神父(三位慈幼會神父及一位教區神父)和一位修女服務教區,另有兩位修生在慈幼會接受培育。

堂區於二OO四年開展了「耶穌出巡愛西環」大型聖體遊行活動,向區內居民福傳。二O一二年,黃建國神父接替服務了堂區多年的李海龍神父,擔當主任司鐸。

 

  • 資料取自:聖安多尼堂網站及六十周年鑽禧紀念特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