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穌的故鄉尋找基督
我們在黑暗中進行拜苦路(各人靠手持小電筒誦讀經書;視力有老花或散光的成員,誦經時則只好棄眼用耳了),不要以為路人稀少及沒有商販叫賣,便不會受到搔擾!我們在苦路的第三處,已有另一「拜苦路」隊伍趕到並「越」我們而過。對方隊伍是放棄了該「處」,帶來我們在往後幾「處」都要自動「塞」在後面等待。其後我們的領隊實施「反爬頭」策略(向對方領隊促其縮短講解),情況才得以紓緩,該次摸黑的「拜苦路」禮儀終於趕及在天亮時完成。
昔日爭奪 今日爭先
朝聖過程中,我們在眾多教堂、城牆、建築物的裡裡外外,都可看到世人因不同宗教而互相撕殺的歷史痕跡;聖地各大殿與教堂見證了世人歷來無數的爭鬥及所造成的罪孽,然而我們至今天還未有悔悟,爭鬥依然不斷。
過去的基督信徒因彼此屬不同宗派而在聖地爭奪「地盤」,在各大殿╱教堂佔據重要紀念意義的位置,各自設置小聖堂或祭台。今日,各地來朝聖的隊伍在各大殿╱聖堂使用小堂╱祭台舉行聖祭或祈禱聚會,是須要爭先登記輪替使用的時間,見到一隊接一隊朝聖隊伍成員都很匆忙地進出聖堂(不可延遲「一分鐘」),就像進出地鐵車廂,只有肩膀接觸而鮮有眼神接觸,更沒有想像中異地教友千里外相遇而互祝平安的歡欣場面。
基督徒絡繹不絕從各地湧來聖地,在一些重要地方(如:聖誕山洞、聖墓洞穴、耶穌升天小堂)排隊等候入內,個別呈現極度擠擁之處(尤其在聖誕山洞入口的一排下行石級為甚),我不能不說其情況是存在危險的。防範日後不在聖地出「亂子」,是我們朝聖者及各朝聖領隊都須要思量的事。
猶太人如何看同胞:耶穌?
從古到今,大部份猶太人都拒絕接受耶穌就是默西亞。耶穌是猶太人,祂沒有改變猶太人的信仰,更在故鄉被同胞殺害,祂的門徒及後來追隨者卻把基督信仰傳播到世界各地。作為今日的基督徒,千里來到耶穌昔日的故鄉,我好想探究:究竟今天的猶太人心中是如何看這位歷史上的同胞——耶穌呢?我曾向領隊請教這個問題,他建議我去閱覽以色列學校現今用以教學的歷史教科書(這當然不在朝聖團行程內安排的事)。
我們在以色列十天,遇到無數從世界各地來的教友,但交談機會很少;最使我訝異的是:我們差不多每天跑數間聖堂,竟然沒有機會接觸到一位本地平信徒╱教友,更遑論找機會與猶太人基督徒分享他們的信仰。此次朝聖行程,從耶穌昔日誕生、生活、成長、宣道、受難、死亡、埋葬、復活、和升天的地方一路尋找,我認識多了昔日基督的輪廓;但可惜,我在當地卻尋找不到今日基督的面貌。
活在當下:尋找今日的基督
相比去年冬天,我亦曾經隨聖方濟堂的本堂神父和教友一起到山西太原朝聖,行程除了走訪各處聖堂,也幾乎每日都有機會和當地教友親切交談,分享他們在當地為基督作證傳揚福音的生活實況。當時在太原朝聖,我並無期望藉此尋找基督在當地的昔日輪廓,然而,與當地教友交流時,我卻可以在他們的面容上找尋到今日基督的面貌。
從以色列回港已一段時間,執筆時常年期第卅二主日的福音主題是「天主是活人的天主」,對我們是次遠赴耶穌昔日家鄉朝聖,這段福音正好帶給我一個實在的提示:
基督徒須活在當下,延續履行耶穌昔日交給宗徒們的責任;在世上繼續尋找今日的基督,繼續為基督作證,承擔基督徒在現今世界的責任;為建立公義和平天國的方向,在世上延續參與今日的天國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