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 ‧ 自在】新界區中年婦女就業的困境
最近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和人力事務委員會,召開了公聽會,邀請民間團體就如何促進婦女就業發表意見;我們認為女性的角色,從古至今都維持著不變的定律,就是擔當著照顧家庭、維持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為家庭各成員分擔家庭生活安穩和健康生活任勞任怨的角色;她們付上自己一生,日復日、夜復夜、無休止地作出無酬勞動。
但因為家窮,除照顧家庭外,還一定要出外工作、賺錢養家。從前女性的工種不多,只局限於工廠工作、擔泥、揼石仔女工等,雖然工作辛苦兼工資微薄,都要為生活而苦幹下去!隨著年月的流逝,有很多工作都改變了形式,但女性工作的工資和工時,仍然存在著男尊女卑的不公平,直到今天,同工不同酬的情況依然普遍!
另一方面,年輕一代結了婚,想要組織一個小家庭談何容易!部份慶幸獲得編配上公屋的家庭,幾乎一定要遷入新界區;政府只不斷將新生代年青人推入新界居住,沒有考慮一套完善的安居樂業的配套!且看新界的現況,除了大埔區仍有大型的工業區外,由粉嶺至屯門,似乎沒有工業區的存在;家貧的婦女想找一份工作,幾乎可以用「年過三十無人吼」來爭工做!而香港只有服務業一枝獨秀,工種少已是不爭的事實!放眼所見,公司只會請青春少女賣包點、年過三十的婦女就要回家休息,家庭主婦想找份兼職都十分困難!因為沒有其他職業可以選擇,如果不計較工作辛勞的話,就只餘清潔工、洗碗工一類非技術工作,老闆於是可以用較平的工資請工人,但由於工資過低,收入仍不能平衡家庭的生活開支,最近十年香港就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就叫做「在職貧窮」。
社會上有很多聲音都向政府反映新界區就業不足問題,希望部門正視,但可惜政府就是充耳不聞,一味只會說研究、用拖字訣,但其實於理不合:例如社署要求參與「欣曉計劃」的婦女,規定正領取綜援的家庭,若家中最年幼的子女已年滿十五歲,家長就要外出工作,或要求孩子參予自力更生計劃,硬要婦女找工作;但新界區工種少,職業配套問題多,中年婦女就業寸步難行!
我們知道當中有人承受不了強迫找工作的壓力,而得了抑鬱症,事實上官員究竟有沒有聽到窮人在哭訴?請官員們多些體察民生,在緩解就業不足問題上多下功夫,否則所謂釋放婦女勞動力只是空談!
再者希望政府加強保障所有僱員,包括自僱人士的退休保障,並應盡快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及盡快取銷現時被人垢病的強積金計劃,讓打工仔女和家務勞動者都可以在退休後有所保障,從而安享晚年。我們希望政府不要再猶疑,因為婦女就業問題,一日未能妥善解決的話、到了年老又無積蓄、強積金又不夠養老、一世人是否做死一世工,最後結果只會得個零!
羅麗萍 周勁
北區就業問題關注組
教區勞工牧民中心(新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