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反貪腐須靠民主法治文明土壤

期數
3649
刊登日期
2014.01.24
作者
集 思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1 月 26 日

中國官場的貪污腐敗有多嚴重,無用多說。香港人從賑災捐款被挪用,到有毒食品犯濫、豆腐渣工程等事件中,可能也感受到國內官員貪污腐敗帶來的遺害。

中國打擊官場腐敗及歪風,已超過半世紀。在中共建政初期的「三反五反」中,已提出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等口號。到近二十年,亦有打擊「老虎」的行動及反貪口號。然而,中國的貪污問題卻是愈打愈烈。

習近平上台後,不停提出整頓黨風及打擊貪污的口號及措施。近期,中國政府新修訂《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加強以升遷制度遏制貪污。相對以往,這些措施無疑更全面,並有助有系統及制度化。但中國愈打愈貪的根本原因,在於缺乏民主及法治,以及長期在打壓與不公義管治下所造成的文明價值失落所致。

國際反腐敗組織「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數據也顯示,清廉程度較高的國家都是民主、自由度較高的地區。中國二O一三年的貪腐指數,居於一百七十七個國家及地區中的第八十位。該組織指出,中國的高官財產不透明仍是嚴重問題。另外,反貪也不應是單方面的,必須靠政府、公民社會、媒體等的共同行動。但諷刺的是,就在該組織發布此報告時,中國政府當局正在對要求公布官員財產的江西維權人士劉萍等人的審訊。劉萍的律師浦志強指出,整個審訊欠缺公正,有關證人更受到監控及軟禁。

中國的反貪污行動是由上而下,人民及媒體無權參與真正的監督,甚至反遭打壓。公義及法理得不到伸張,人權沒保障,是非不分,強權大於法,一切只能向錢看。當連小朋友也說志願是當貪官後,在這樣停滯的政治制度及精神文明失落的土壤裡,又如何能真正打擊貪污?

中國以往的反貪腐行動,更多是以打擊貪污為幌子,進行權力鬥爭。由胡溫年代的打擊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到近期審訊薄熙來,都顯示這分別是打擊上海幫及權鬥下的結果。即使對薄熙來的審訊似乎十分公開,但不少國內律師及評論也指出,有關指控都是在當局的設定下進行,薄熙來在重慶的打壓人權瀆職行為,並沒得到公開及審訊。現時不少人也在觀察當局會否以經濟罪行去起訴曾掌政法系統的周永康。如果打擊高官的貪污行為更多只是打擊另一派系的行動,而沒有真正的問責、公開透明,以至政治法治人權等制度方面的改革,反貪腐也將難有成效。事實上,有統計,近幾年至少有二十位因貪污瀆職而被免職的官員,很快便因他們派系的得勢而復職,有些只下馬了兩個月就復出。

教宗方濟各在二O一四年的和平日文告中,也對腐化作出批評,其中指出:「手足之情帶來社會和平,因為它在自由與正義、個人的責任與精誠團結、個人的利益與公益之間,締造平衡。因此,一個政治團體必須以透明及負責的方式行動,為促進這一切。一定要讓國民感覺到,他們的聲音被當局聆聽,他們的自由受到尊重。可是,在國民與政府機構之間,經常涉入一些利益問題,扭曲雙方之間的關係,促使一種持久衝突的氣氛形成。」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