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之家鄰里見證

期數
3650
刊登日期
2014.01.31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2 月 02 日

農曆年是喜慶的日子,實也是行善的日子,好與別人分享平安與喜樂。座落深水埗的「仁愛之家」一直服務社群,以下是兩位受訪者的見證。——編者

 

聖母軍「萬福母后支團」團員江瑞美,二十五年來與仁愛傳教女修會的修女毗鄰而居,家人更因此先後信教,她深信修女的表樣,能影響居民樂意援助有需要的人。

由仁愛傳教女修會創辦的「仁愛之家」座落深水埗南昌邨,江瑞美一九八九年與丈夫及一對子女遷入該邨後,幼子先在仁愛之家上主日學,後來更與丈夫成為仁愛之家的義工。

與丈夫一起在漁市場工作的江瑞美,每朝清晨三時起床工作,丈夫運送鮮魚到各處,她負責跟車,早上九時下班後,便到仁愛之家做義工,幫忙派飯。

令她最難忘的,是有次德蘭修女訪港,丈夫駕車與其他修女到舊啟德機場接機,她則在仁愛之家準備鯇魚給德蘭修女享用,她笑說:「我是賣魚的,當然要用鮮魚招待她!」她還記得德蘭修女每見到途人,都會送上祝福及聖牌,並逐一與仁愛之家的舍員見面,「德蘭修女對弱小的愛令我感動。」

雖然在仁愛之家當義工,但江一直未有信教,直至十年前她因患病要在家休養,那段日子她每天到仁愛之家的小聖堂祈禱,後來得到修女邀請接受慕道,於二OO二年領洗。四年前,她加入了聖母軍「萬福母后支團」。

萬福母后支團平日的聚會地點在仁愛之家,團員經常在仁愛之家服務,包括洗碗、切菜、派飯、節日時維持秩序等工作;亦會到附近的老人院探訪、逢週二及四協助修女到街頭派飯。她亦曾跟隨修女到土瓜灣向露宿者派飯,露宿者遠處見到修女已流露愉快的神情。

修女不時把志願機構送的食物分給義工,江瑞美說從修女身上學會分享之道,「我不時留意街上的清潔工人,把食物轉贈予工友,他們向我道謝時,我便叫他們感謝天主。」

在南昌邨生活多年,修女那種「心懷大愛做小事」的精神在她心中潛移默化。過去她看到吸毒者會心生反感,但她想起修女說過「或許在他們身上看到天主」,她便漸漸學會體諒,「無人會想自己行差踏錯,期望他們會悔改。」

仁愛之家信徒盧玖存:      
我本一無所有 竟成一無所缺

盧玖存信教前人生歷盡困苦,幸得仁愛傳教女修會的修女幫忙,讓她跨越陰霾,積極面對人生。

「父親把我的名字改作盧玖存,因為我排行第九,但前面八位兄姐未足兩歲便夭折,父親希望我能努力生存。」來自廣西的盧玖存是新移民,在老家時已組織家庭,長女早年病死後,在家常遭丈夫虐打,至一九九五年被迫離開雙胞胎兒子到深圳工作;九八年丈夫酗酒亂性,用刀砍死幼子,被判死刑,家翁四十九日後亦撒手塵圜。一年之內,她痛失三位至親,「當時我無法原諒丈夫,處理完兒子的後事便離鄉。」

八年前,盧玖存認識了第二任港人丈夫,來港後與丈夫打魚為生, 本以為自此有所依靠。兩年前因一次金錢糾紛,被丈夫前妻所生的兒女迫走,輾轉暫住仁愛之家。

「那時候情緒很不穩,本想找個家,卻落得如此結果,有想過跳海輕生。」她說,自二O一一年來到仁愛之家時,情緒一直未能釋懷而患上抑鬱,需以藥物控制病情;她在修女身上認識了天主,開始逐步解開心結,「修女妥善照顧我,給我飯吃,冬天時給我衣服,又十分關心我的情緒。」後來她參與慕道,去年復活節領洗。

令盧玖存最感動的是,「修女穿上會衣,穿州過省,為最貧窮的人服務,我很感動,因著修女,我渴望信教。」她在仁愛之家居住了八個月後,便返回廣西家鄉,重新安葬前夫、家翁和家姑,「鄉下的親友看到我的行為感到驚訝,其實我自信主後,已學習了寬恕,我要給兒子作好榜樣。」現時兒子已三十歲,並已在深圳成家,令她感到安慰。

去年十二月,她獲房署編派南昌邨一個公屋單位,她十分感恩能住近仁愛之家,「信仰令我明白到:我本一無所有,但天主使我一無所缺。」現時她每天早上到仁愛之家參與平日彌撒、當義工、加入聖母軍,延續修女服務弱勢社群的使命。(高)

 


有關「仁愛之家」

香港「仁愛之家」由仁愛傳教女修會創立,該會修女一直秉承真福德蘭修女「為服務社會中最貧苦的人」的精神,服務最弱勢的兄弟姊妹。

仁愛傳教女修會數名修女於一九八三年到港後,便展開愛德工作,後來於深水埗南昌邨設立「仁愛之家」,提供膳食及臨時住宿予有需要的人士,如無家者、受虐婦女,或正等候政府審批綜緩的人士等,部份個案由社會福利署或社工轉介。

多年來,「仁愛之家」有不少本地及外籍人士擔任義工,他們定期到仁愛之家協助修女準備膳食、打掃家舍等工作,亦有義工定時為小孩補習;不少受助者被修女無私的幫助而受感動,因而信教及皈依。

「仁愛之家」設有基層基督徒團體(基基團)及聖母軍,成員不少是家舍的受助者或區內居民,服務對象為區內及周邊的露宿者、新移民婦女、獨居長者等,並協助修女進行派飯工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