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傭政策 關乎大眾

期數
3652
刊登日期
2014.02.14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2 月 16 日

近日,印尼外傭Erwiana Sulistyaningsih遭嚴重虐待一事在國際社會引起關注輿論,令香港「臭名」遠播。

香港在國際社會上過去被形容為理想的旅遊地點、購物及投資天堂,現在卻落得被指為是讓印傭成為現代奴隸的地方,政府尷尬不已,想盡辦法解決事件。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提出多項挽救建議,但細讀下,不外是用來裝飾門面。張局長提議新來港外傭須出席半天資訊課程,以了解自己應有權利;當局亦會抽查中介公司,監察他們有否履行責任。可是,外傭權益團體卻認為這兩個建議可笑。

前任菲律賓駐港總領事表示,立法會確曾就中介公司操守展開聆訊,但要在僱主連同外傭提出要求時,立法會才會接手跟進。勞工牧民工作者指出,張建宗的建議原是外傭代表多年來一直提出、要求的做法,卻從未獲重視。

此外,現時中介公司已經提供一小時資訊班,但內容方面無助新來港者了解自己的基本權利;資訊班只教導她們如何匯錢和一些日常生活的應對事宜,但有關外傭權利的解讀卻並未觸及。

儘管外傭承認香港有最佳法例保障她們,但也知道執法是另一回事。縱使法律援助可以協助她們打官司,但長達數星期或數月失業,沒有收入和沒有地方暫住這些問題,令她們猶豫卻步。更重要是,為大部份外傭來說,債務加重、沒錢給家人是不能解決的難題。這種情況下,此制度像為還債而簽下勞工合約。

政府一向誇耀本港法律完善,卻未能深入探討執法情況,甚至對於印尼外傭要交出護照這種在香港屬非法但在印尼容許的做法,採取完全漠視的態度。

這些問題很多並非難以解決,但政府不斷拒絕聆聽包括外傭本身等利益相關者的聲音,終致問題惡化、不受控制。

有人認為,只不過是小部份外傭被虐而已,此說法似是而非,就好像指稱由於只有小部份的人犯謀殺罪,社會毋須擔心。

外傭已詳列要求,希望當局承認她們是勞工(非家務助理);並聲明她們受僱的地方是工作場所,須讓當局定期檢查。

客居他鄉的外傭是社會最弱小的群體,當一個政府只會以模稜兩可的態度去對待這弱小一群,亦顯示出她會怎樣對待社會大眾。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