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快樂校長謝至美
小學校長謝至美去年九月獲委任為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委員,她期望從事教育工作之餘,也能積極連繫堂區,期望更多非信徒學生接觸堂區,認識信仰,把天主教信仰傳揚開去。
謝至美於二〇一二年九月接任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校長,此前十四年她在樂華天主教小學(二〇〇〇年之前名為牛頭角天主教小學)任教。
二〇〇七年,她在舊校擔任副校長,須處理不同的行政工作,但當時教育局未有相關培訓,她便自行報讀「校長認證」課程,以增加學校行政經驗,「沒想到這課程成為我日後擔任校長的重要渠道。」
及後教區學校出現了校長退休潮,天主教教育事務處遂為屬校副校長提供了一年的課程,「我在課堂聽到教區學校正面對接班人的挑戰,那一刻我開始思考自己是否合適擔當校長。」現在回想起來,她肯定地說,擔任校長是她的使命。
成為快樂的校長
成為鴨脷洲聖伯多祿天小學校長已有一年多,師生和家長經常見到臉上掛著笑容的校長,「作為校長,我希望自己成為學校最快樂的一位,帶給他人歡樂的心情。」每天一早,謝至美會站立校門前迎接學生,笑著與他們說早晨;小息、午膳亦爭取時間與學生相聚;至於為教師代課,她更認為這是與學生接觸的好機會。
原來,謝積極及開朗的性格是受兒時參與聖母軍的影響,她說聖母軍「成聖自己、聖化他人及轉化世界」的目標,亦成為她做人處事的方向,「作為校長,我要以自己為榜樣,再影響他人,平日多些微笑,亦能緩和緊張的情緒。」她說。
堂區是持續信仰的園地
談到謝至美的信仰歷程,她說兒時已跟隨姑媽到聖堂參與彌撒,但一直無意信教,直至小四在堂區遇到她的班主任,邀請她參與青少年慕道班,便於小五開始慕道,至中四領洗。
自身的經驗讓她明白到小孩需要對信仰有期望,以及朋輩陪伴,日後較容易回應信仰召叫,「從參與聖母軍的經驗看到,善會能牽引青少年參與堂區,從而對教會產生歸屬感。」
目前學校為低年級生所設立信仰培育小組「小幼苗」,以及高小的「基督小先鋒」,一直深受學生歡迎。以「基督小先鋒」為例,七十多名成員中,不足一成是教徒,但透過參與社會服務、朝聖、協助學校舉行宗教禮儀等,學生會潛移默化地體會到「敬主愛人」的精神;另外,校內的牧民工作者,帶領對信仰感興趣的學生參與堂區活動,不少在升中後仍持續在堂區認識信仰。
從小學生身上,謝至美看到小朋友最能展現耶穌「容孩近我」的精神,她說:「低年級生對信仰感好奇,亦樂於發問宗教問題;至於高年級生則以故事或經驗引證信仰。」
雖然學校是一個散播信仰種子的好園地,但她認為信仰始終要在堂區內扎根,「最理想是在小學畢業後繼續入讀天主教學校,再銜接到堂區以持續信仰。」她說,青委會可協助青年聯繫堂區。
謝至美認為,既然天主揀選了她擔任教區學校的校長,她會以聖母軍「成聖自己、聖化他人及轉化世界」這格言履行她的校長使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