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本篤會神父談自然家庭計劃:

期數
3653
刊登日期
2014.02.21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2 月 23 日

(本報訊)在美國推動「自然家庭計劃」的本篤會神父哈比杰(M. Habiger)一月來港主持培育活動,他指這工作好比「新福傳」,幫助夫婦重新受惠於符合信仰的生育方式。

美國「自然家庭計劃外展」(NFP Outreach)司鐸成員哈比杰神父一月中來港主持培育時對本報說,新福傳幫助信徒重新發現信仰,推動自然家庭計劃也是幫助信徒重拾這從相關倫理訓導而來、在教會團體內發展已久的生育方式,他鼓勵夫婦藉此締造更和諧的婚姻關係。

哈比杰神父鼓勵堂區神父向教徒分享自然家庭計劃,以履行婚姻培育責任,不過他坦言在堂區推廣自然家庭計劃並不容易:「有時教徒不喜歡聽,於是神父就不說。」他說更有極端例子,信徒因不接受有關信息而轉到其他堂區。

這位神學教授擔任過公教團體「人類生命國際」主席,與各地人士推廣生命價值,他在美國曾服務多個堂區,二OO三年開始在美國全職推動有關工作,並組織導師和醫生團隊,讓具備經驗的夫婦去支援其他夫婦。這次他們在港主持的培育活動亦邀請夫婦和醫生分享經驗。

「自然家庭計劃外展」在美國及多個地區透過多重途徑推廣自然家庭計劃,為堂區和教會團體提供外展服務,包括舉辦婚姻培育活動、提供自然家庭計劃個別指導及講座,以及透過媒體分享信息。此外,他們更在網站提供培育資源,把婚姻倫理和自然家庭計劃的精神融入講道和祈禱文,供神父和信徒參考。事實上,自然家庭計劃具備不少好處,毋須用藥,讓夫婦借助女性生理週期幫助生育和延遲生育。

他說美國愈來愈多教區積極推廣自然家庭計劃,好些教區或堂區亦設有中心教授此計劃。他強調這是「轉化心靈」的工程,幫助夫婦明白「愛並不是肉體上彼此滿足,天主也居於婚姻之中」。

哈比杰神父說,自然家庭計劃包括有「黏液徵狀體溫法」及「比林斯自然生育調節法」等方式及稱呼,讓每對夫婦按生理週期訂出生育計劃。

他曾到過逾五十個國家分享,也配合婚姻倫理培育工作。他早前便在港跟堂區教徒、公教婚姻輔導會義務導師、教區終身執事,及天主教醫生協會等團體分享心得。 香港的公教婚姻輔導會及明愛亦有提供自然家庭計劃服務,對象不分宗教信仰。

「愛要有節制,才是真正愛護配偶。」他說丈夫照顧太太的生理週期,更能達到婚姻的彼此交付與信任。(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