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邀請兒童發表意見
(本報訊)明愛賽馬會黃大仙青少年綜合服務為黃大仙區內不同族裔的兒童舉辦活動,鼓勵他們分享心目中的理想社區,並發表十件最關注的事項,藉此推動社區照顧兒童需要。
明愛一月二十六日的「童創.兒童友好社區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上,多位本地華裔及少數族裔兒童表達他們其對兒童權利和兒童友好社區的看法。他們於過去半年間參與訓練、小組報告或製作短片,進一步觀察他們所居住的社區。
他們總結出十項黃大仙兒童關注之最,並呼籲有關當局和人士推動共融,以及改善社區設施。
參與活動的兒童呼籲不同族裔的人士在社區彼此共融,他們擁有不同的文化及宗教,應更好地互相理解和溝通,多接觸相處,彼此交流各自的興趣,以及尊重彼此的宗教。
談到兒童需要,他們指出每個人包括兒童都享有玩遊戲的權利及享受生活,當局應該興建適合所有社群的便利公園,而公園設施宜應設有運動園地,及以平坦道路代替樓梯。
兒童參加者亦呼籲當局興建更多玩樂場,他們認為遊樂場是兒童友好社區的重要設施,政府應在區內增設足夠的玩樂空間,為不同年齡的兒童提供具挑戰及刺激的遊樂場,照顧青少年以至殘障兒童的的需要;施設安排上,當局亦應該選用合適保護墊物料去保護兒童。
他們亦建議在黃大仙區增設板球場,讓巴基斯坦青少年有足夠空間參與他們所喜愛的運動,回應少數族裔人口在該區增長。上述兒童小組建議當局應考慮在傳統硬地足球場增設圍欄,保障其他市民的安全之餘,亦可以讓巴裔青少年在區內更方便地享受板球的樂趣。
對於施政報告提及啟德發展項目會興建綜合體育館,他們希望政府考慮加入板球場設施;小組亦期望各場地的保安員保持友善態度與少數族裔的兒童溝通。
他們強調兒童有權享受文化藝術活動,並建議政府在鑽石山(舊軍用機場)盡快建立一個圖書館。
他們亦建議政府應該制定政策減低物價,並增加支援及就業機會予年青人。不論年青人從事各行各業,均是值得被尊重及肯定他們付出的努力和貢獻,共建未來的香港。
另一方面,他們呼籲改善區內住屋,並關注到施政報告指啓德發展區的規劃,將會提供約六千八百個住宅單位。
談到啓德發展區,他們指啟德河及新蒲崗一帶的建築地盤,對鄰近學校及居民造成嘈音污染,政府應該監管建築公司,採納減少污染和降至最少損害的方案。他們亦鼓勵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減少使用私家車;而「啟德河」可成一處集休閒、娛樂、教育及社區藝術的地方。
對於推動環保,兒童參加者認為聘用清潔工人、提供社區教育、實施膠袋徵費、設置循環回收箱、廢物利用,以及種植更多植物均有助保護環境。
此外,上述兒童小組亦關注到基層勞工的工資升幅是有限,未能作家庭儲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