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過年

期數
3653
刊登日期
2014.02.21
作者
談雷濤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2 月 23 日

小時候過年比現在熱鬧多了。那時過年才可有新衣穿、放鞭炮、吃餃子、接紅包。其次就是「痛苦而又開心地」做可憐的「磕頭蟲」。在我們家鄉,「磕頭」這一禮節,是真的要在自己長輩的腳前,雙膝跪在地上,以表自己對這些長輩的尊敬。而天主也很多時給我們這些小輩們,出很多難題。因為,祂會在每年春節過年前後,讓皚皚的鵝毛大雪在北方的天空飄滿。然後,這些積雪,就為我們這些小輩們對長輩的尊敬添加了很多分數。因為,無論是多厚的雪,甚至化為雪水和著泥的土地,也不能阻止我們,彎曲自己的膝蓋,對自己長輩的「尊敬地磕頭」。而每年年初一的早晨,我們的堂區會長,也是我們家族的長輩,會帶領我們整個堂區也是整個家族,在教堂裏面,向保佑了我們一年平平安安的生活的天主磕頭,而且是「三叩九拜」的磕頭。就是不知道天主喜歡不喜歡。

如今每次過年,無論是在鄉下還是在香港,我都會聽到有人說:「現在過年,愈來愈沒有味道了。過不過年都沒感覺,也沒意思了。」接著這些人往往又會說:「我們小時候,那時過年⋯⋯」看著他們因著心情興奮而略微漲紅的臉,我則報以點頭、再點頭,再點頭。

內地過年的特色,莫過於「春運」。人類歷史上,任何種族都難以比擬的「大遷移」。上億的人坐火車、汽車,甚至騎電單車,千里走單騎返回家鄉。他們或扶老攜幼,或背著大包小包,像逃難一樣返回家鄉。這時,火車臥鋪裡躺滿,座位上坐滿,座位下藏滿,甚至連廁所都站滿了人。人人都在抱怨回家過年是如此辛苦;更有人信誓旦旦地說:「明年肯定不回家過年。」但明年同一個時間,這些鄉土情濃的人會繼續一邊發誓再也不回家過年,一邊幾個人擠在火車廁所裡等待火車在自己家鄉到站,回家過年。

香港人過年,有些人像是在「避年」。因為他們會去東南亞或美、加、澳等地度假。這樣算不算是過年,他們才不理呢!而有些人,則像是在打仗一樣,聚集所有的家人,盡早地定下最好的飯店;盡快地在飯店或者父母家裡吃完過年飯;盡快的回到自己的家;然後,不無感慨地說:「過年真累⋯⋯」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躺著。」這是北方鄉下的一句俗話。北方人,不論貴賤,都以餃子為美食。而讓南方人百思不得其解是:餃子怎麼能夠是過年唯一的主食!吃頓餃子可不簡單,需要動員全家老少,圍坐在一起,分工合作;一邊和面、擀皮、剁餡、包捏、煮、端上桌子,放上一碟碟摻和著醬油、醋和麻油的佐料,如果再有以瓣瓣綠油油的臘八蒜,那就成了新年大餐的絕配了;然後一邊東家長、西家短,或者噓寒問暖的嘮嗑。吃餃子事小,一家人可以聚在一起,這才是過年。

香港人,過年更是直接也更有意義;除夕或者除夕之前的某一天,全家人團團圓圓,熱熱鬧鬧地吃年夜飯。最好吃得飽飽的,好準備在第二天「吃齋」,補返自己上一年所做錯的事。然後,和和氣氣、歡歡喜喜地紅包滿天飛,得誰給誰。這才是過年。當然,能夠收到紅包的人,也許更可以感受到「年」的「美好」和「味道」吧。

無論內地還是香港,我們教友過年,都是在感恩祭中:除夕謝恩,初一求恩。羅國輝神父稱感恩禮為「感恩的祭宴」真是恰當。舊約的逾越節有「祭」、「餐」兩個部份(出十二43—49),而耶穌的最後晚餐也是由祭、餐兩部分。

很有意思,來到我們瑪加利大堂才發現:我們在春節彌撒中完成了「祭」的部份;然後在「春節盆菜筵」中進行了「餐」的部份。如此,我們堂區教友聚在一起又祭又餐。這不就是過年嗎!

最後,願天主降福我們家庭和睦喜樂,教友健康平安,新年快樂,萬事有主意!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