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卿帕羅林總主教

期數
3653
刊登日期
2014.02.21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2 月 23 日

(天亞社編譯)教廷國務卿帕羅林總主教(Pietro Parolin,二月二十二日獲擢升為樞機)接受意大利天主教日報《將臨》訪問,展示他的外交思路。在二月八日刊載的訪問中,他談到當前國際形勢,包括敘利亞危機、教廷的改革,以及與中國的關係等。

帕羅林指出:「教宗是教廷的頂尖外交『代表』。在敘利亞危機中,他證明自己是一個活力充沛的外交家。這令他在國際上成為具權威及受歡迎的聲音。」

帕羅林解釋:「二O一三年三月,教宗與駐教廷各國大使首次會面時,已勾劃出其外交政策的工作及目標:建立促進對話的橋樑,並利用磋商作為化解衝突、宣揚友愛、對抗貧窮和建立和平的手段。」教宗沒有其他「興趣」或「策略」,而在外地代表他的教廷人員也沒有。

他續說:「在一個可能四分五裂的多樣化世界,梵蒂岡外交政策可以,也必須會站在人民及群眾的一邊,從而協助他們明白到他們的差異是資產和資源,並協助他們盡可能以和平方式溝通彼此的差異、建立人性及友愛的世界,可以容納每一個人,尤其是弱小及易受傷害的人。」

在訪問中,這位教宗方濟各的得力助手表示,改革教廷的目的是「使它成為精簡、富彈性、減少官僚作風,以及更有效率的工具,為教宗、主教、普世教會及地方教會服務」。帕羅林承認:「儘管改革這些架構是必要的,但並不足夠;還需要作出恆久的個人皈依。」

國務卿就梵蒂岡銀行諮詢委員會和教廷經濟及行政架構的談話內容也是意義重大的:「它們的角色及功能已列明在相關的文件中。我想強調,這些委員會是臨 時的『諮詢』組織,而它們的職責是根據各自相關的專業範疇,向教宗及有八名樞機組成的委員會提供建議及意見。」因此,它們並非用來制衡教廷權力的工具。它們的工作和任命即將結束。

在敘利亞議題上,帕羅林表示:「在第二次日內瓦會議的首輪會談,教廷出席了在瑞士蒙特勒舉行的開幕儀式。可惜的是,一如聯合國調停員巴希米(Lakhdar Brahimi)所說,會議結束時,並未達致任何具體結論。儘管如此,教廷提出一些步驟,應該被採納為實際路線圖的一部分,以結束衝突並尋求持久和平。

「這些步驟現時依然適用:即時停止暴力、開始重建工作、群體之間進行對話、進一步化解區域衝突,以及所有當地及全球相關人士參與第二次日內瓦和平進程。事實上,敵對雙方三年來首次彼此交談,確是非常積極的跡象。不過,互信必須繼續增加,也需要政治意願透過談判手段尋求解決方法。」

關於「阿拉伯之春」,他指出:「阿拉伯之春是複雜的現象,不幸地,並沒有達致更大民主及社會公義等目標。這些似乎本來是爆發革命的主要動機。自然地,我們不得不反躬自問,國際社會的經濟及地緣政治利益多大程度導致這失敗。」

帕羅林表示:「中東基督徒面對的處境是教廷最關注的其中一個問題。」他其後暗示,教廷與以色列達成經濟及財務協議,尚需一些時間:「教宗方濟各即將訪問聖地,定必令我們更接近簽署協議的階段。目前祇有一些官僚問題仍需解決,也需要多一點時間。」

聖座喜愛中國人民

在中國的議題上,國務卿說:「聖座非常喜愛中國這個偉大國家及其人民。最近,中國也發出信號,顯示對教廷重新感到興趣,而這興趣很大程度上與教宗方濟各獲選有關;他甚至是耶穌會士,一如利瑪竇。我們衷心期望,雙方的信賴和瞭解會有所增長,而這將會透過與政治領袖展開建設性的對話得以成事。聖座一直尋求這方面的對話,而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二OO七年致中國教會信函中也強調了這一點。」

 

• 來源:《Vatican Insider》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