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 ‧ 自在】給外傭一個「家」的感覺
筆者正當思考今次所要談及的題目時,腦海中不斷浮現出一段<聖保祿宗徒致費肋孟書信>中的一句說話:「是為叫你永遠收下他,不再當一個奴隸,而是超過奴隸,作可愛的弟兄。」(費一15—16)亦即時聯想起最近接二連三所發生多宗外傭被虐事件,真有點感到酸味兒!
最近懷疑被虐打受傷的印傭Erwiana事件發生後,已引起城中的熱烈討論,市民大眾的關注。從媒體的報導,及所刊登的照片,實叫人慘不忍睹,真是聽者傷心,見者流淚。為甚麼香港社會竟然出現這種非人道的行徑?看來這是冰山一角的事件,究竟還有多少的外傭,為着生活的壓迫而繼續啞忍下去呢?但其實早於半年前,有外傭被僱主用熨斗弄傷一事,法庭已有懲處案例,又為何至今仍會有這些事件出現?這值得我們深究和反思。
那些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香港工作的外傭,相信每人背後都有她們的辛酸故事。因此,無論在待遇上和生活上,都應得到合理且符合人性尊嚴的看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指出:最重要的是,離開出生地去工作的人,無論是永久移民或是暫時的工人,在工作權利方面,不可比當地其他工人為低⋯⋯移民遭遇到壓迫的環境時,更不應該受到剝削。因此再一次地重申基本原則:價值體系和工作本身的深切意義,要求資方為勞方服務,而不是勞工為資方服務。(「工作」通諭23節)可是,按現時香港的政策和法例,給予這些外傭又有多大的保障?多大的尊嚴?
的確,在過往的時日,聽過不少曾聘用外傭的僱主表示不滿,訴說外傭的不是,筆者在此不敢妄下批判。然而,縱然她們無論在工作上、態度上等等出現問題,我們仍應該緊記和遵守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她們都是一個人,按天主肖像所造的一個人(創一27)。所以,任何人都不應把她們視之為奴隸,用拷打的方式來處理問題,把個人的怒氣發洩在這些外傭身上。試想一想,成人家主如此行為,對年幼的孩童會帶來甚麼影響?難怪有時看到,有些外傭被少主人的惡言相對,又是誰之過呢?
當然,我們相信絕大部份的僱主,都是懷着仁愛之心,善待自己聘用的外傭,視之為自己親人,就如保祿所言,不再以奴隸般的看待,而作可愛的弟兄姊妹。(費一16)筆者亦曾親見不少僱主與外傭之間,雖則有着不同文化的差異,但仍能彼此接納,融洽相處,有說有笑,猶如一家人。
另一方面,政府應汲取今次事件的教訓,着力制定可行且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強巡查及執法,檢控違規的中介公司,壓止他們的不當手法,避免對外傭的層層剝削,以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令香港成為一個「主僕共融」的社會,給外傭一個「家」的感覺。
- 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供稿/作者為上述委員會主席
- www.hkccka.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