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寶芝林醫館傳人李燦窩

期數
3655
刊登日期
2014.03.07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3 月 09 日

天主教徒李燦窩是一代武學宗師黃飛鴻的傳人,他秉承習武傳統,教導弟子要忠勇、孝順和有恆心,他期望能把這精神推廣及延續下去。

本身是中醫(骨傷)的李燦窩是黃飛鴻第四任妻子莫桂蘭的嫡傳弟子,也是莫桂蘭誼子,「莫桂蘭既是我誼母,亦是師母。」他說,生母曾因小產險些喪命,幸得莫桂蘭救回性命,兩人訂下協議,將來所生孩兒要跟莫結誼,結果成就了莫與李燦窩一段母子緣。

七歲開始,李燦窩隨誼母學習洪拳,及至一九六三年他於慈幼英文中學任職書記,仍然練習功夫,「那時我早上在學校工作,晚上推廣武術」。他說,他兒時得到莫桂蘭傳授黃飛鴻的十套洪拳功夫,長大後一直推廣洪拳,「那是由黃飛鴻傳授予莫桂蘭,再由莫桂蘭傳給我,如工字伏夫拳、虎鶴雙形拳、鐵線拳等。至於莫家拳屬莫桂蘭的祖傳功夫,再配合刀槍劍棍等兵器練習。」

李燦窩在誼母莫桂蘭生前承諾,會致力推廣黃飛鴻傳下來的洪拳,同時透過體育學會向青年一輩宣揚武德。「傳授武術之前,會先留意學員的品行,那是誼母教我的做人道理。」他在慈幼英文學校工作時,留意到學生的品德手冊內印有「青年十二守則」:「守則包含儒家思想精神: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與習武精神甚為切合。」

他把這守則奉為武學精神,其中「忠勇為愛國之本」、「孝順為齊家之本」及「有恆為成功之本」三者他最為重視。「以忠勇、孝順、恆心的態度去學習功夫,亦是待人處世之道。」他說。

約於一九六九年,慈幼英文學校成立學生會,並積極推廣課外活動,其時有舊生得悉李燦窩是莫桂蘭嫡傳,便邀請他在校內開設功夫班,首屆便有六十五名學生報名。

李燦窩擔任書記時,亦兼顧學生在校內遇到的問題,「例如學生患病我陪伴他看醫生;有人缺課便致電其家跟進,有如保母般。」他認為這種主動關心學生的態度是受到慈幼會神父愛青年的影響。

二OOO年,李燦窩退休,同年九月開辦「寶芝林李燦窩體育學會」(寶芝林為黃飛鴻所創醫館),教授洪拳、獅藝,並擁有中醫治療骨傷專業資格。為使洪拳廣以流傳,他除了把功夫傳授弟子外,更把洪拳拍成短片以作紀錄。談到武術心得,他說:「先以黃飛鴻傳下來的功夫作習武基礎,才能以個人心得配合及活用洪拳。」

十三年來,他在多間中小學推廣黃飛鴻武術,二OO六年在香港首次舉行的亞洲青年節開幕禮上,率領學員表演醒獅;現時他每年也帶領數十人的醒獅隊,參與聖安多尼堂舉行的「耶穌出巡愛西環」福傳活動,令整條街道熱鬧起來。

「醒獅表演營造熱鬧氣氛,儘管獅隊成員並非教友,但他們已間接以獅藝帶出天主的信息。」李燦窩說。

現年七十四歲的李燦窩育有三名子女,長子及女兒早已建立自己的家庭,幼子患有中度智障,他抱著樂觀心態面對幼子的缺陷,深信一切自有天主安排。他很感激妻子的體諒,好讓他專心推廣武術。他說即使年逾古稀,但仍會繼續推動洪拳,「向青年傳遞武術,帶出做人道理,同時帶出基督的價值」。(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