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信仰反思
痛苦可以說是一個歷史懸謎!為何會有痛苦?慈悲的天主為何不免去人類所受的痛苦?舊約中的約伯傳也充滿了對痛苦的反省、義人為何要受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經歷或大或小的痛苦──病痛、喪親、工作上的失意、人與人關係的破裂、婚姻、家庭、子女管教等。在痛苦的境況下,我們會提出控訴:何必偏偏選中我?我們會經歷一段心路歷程,從拒絕、否認、抗拒、無奈,到接受,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也有人因執著而無法接受。
已故的單國璽樞機在剛退休時得悉自己患上胰臟癌,也曾經問:「為何是我?」不過,他在祈禱後將問句改變成為:「為何不可以是我!」單樞機雖然患病,卻輕身上路,展開了「生命告別之旅」,走遍台灣去分享他的信仰,活出這份愛!
其實,我們也可嘗試將「為何」(Why)改變為「如何」(How),「為何」的問題無法得到答案,「如何」的問題卻能找到出路!
記得有一次到澳門朝聖,參觀了九澳聖母村,那裡曾經是麻瘋病人被隔離居住的地方,有一位胡子義神父照顧他們,在七苦聖母小堂的屋頂上有一個頗大的苦像,在教堂屋頂放了一個苦像較罕見,這苦像就是讓患病的兄弟姊妹抬頭看見,體會主耶穌在苦痛中與大家同在,這聖堂名為「七苦聖母小堂」,也帶出痛苦之母為大家轉禱之深義!
主耶穌曾經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背負十字架的含意十分豐富:包括承受苦痛、救贖自己、捨棄自己、懷著寬恕、光榮天主!人生就是一條背負十字架的苦路。正如聖詠《主慈頌》幾句觸動的歌詞:祂未曾應許天常蔚藍,祂未曾應允花兒常開,祂卻恩許祂的慈愛常在!
在感恩祭中也有這一段:主耶穌藉著苦難及復活,恢復了我們的自由。人就是從罪惡中得到了主耶穌的救贖,這份救贖象徵著主耶穌也為人而經歷了苦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這份愛充滿了憐憫、寬恕、無條件的大愛!
在領受聖體聖血時,讓我們同時默想:我們所領受的就是被釘的主耶穌的血和肉!讓我們懷著信、望、愛:
懷著信德,在痛苦中得到淨煉;
懷著望德,在痛苦中仍存希望;
懷著愛德,在痛苦中捨棄自己,以愛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