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藝術的時光】越南遊記(下)
曾為法國殖民地、有「東方巴黎」之稱的胡志明市,處處留下法國文化的遺跡、法國濃濃的遺風,到處都可見法國建築物、法國餐廳、法國文字、法國藝術等等,好像走到巴黎街頭品嘗一杯法式咖啡。
胡志明市的地標是聖母大教堂,由於法國磚塊品質好,經歷了百多年風吹雨打的蹂躪,仍能保持紅彤彤的顏色,皆因外觀採用了紅磚砌成,所以被稱為「紅教堂」。行經胡志明市立歌劇院,前身稱為「西貢劇院」,於一八九九年建成,並由法國建築師 Ferret設計這座哥德式建築,歌劇院外牆有林林總總的花紋浮雕和雕像,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歐洲風情。
在胡志明市隨街可見有許多畫廊林立在鬧市中,複製名畫已成為越南一種產業,不論是西方名畫或越南風俗畫,畫師們會因應顧客的要求,三兩天便臨摹好一幅畢卡索或梵谷的畫作,甚至可將顧客所指定的照片畫成一幅油畫。提到藝術,怎能不去參觀美術館?胡志明市美術館藏品數量雖然不及歐洲美術館多,但前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曾到此一遊,那就要去看過究竟。
胡志明市美術館建於法屬時期,原本是一座商業用途的建築物,由越南與法國建築師共同設計,揉合了越法的傳統和風格,因此建築外觀設計非凡獨特。後來,越南政府決議把這座越法式的建築改為美術館,屬於越南一級國家博物館。
整個美術館的內部多以小畫廊為主(圖),只有數個大畫廊,缺乏空間,觀賞某幾件大型畫作時,我彷彿蜷縮在一角的一條小蟲,視覺狹窄,如能把這些大型畫作改放到開闊明亮的空間裡,視覺效果定必清晰了然。每個畫廊都配有風扇,可是仍吹不走悶熱潮濕的空氣,而且沒有空氣調節,這對藏品的保存真是一個考驗。
去年十一月曾到越南首都河內一遊,河內美術館同樣也是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反而這座外觀簡潔無華的越南式建築的美術館,原來內裡藏品豐富,收藏了不少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完好無缺地保存了從史前到現代的越南藝術品,是一座專攻越南本土傳統及當代藝術作品的展館,相比胡志明市美術館,河內美術館的創作媒材比較多樣化、題材豐富有趣、跨越多個年代。
來到河內,當然不能錯過觀賞越南國寶級表演藝術「水上木偶戲」,也是越南人引以為傲的民間藝術瑰寶。起源於西元十一世紀,水上木偶表演在當時只限供皇室貴族欣賞,後來才把這項表演藝術傳授給普羅大眾。位於還劍湖旁邊的升龍水上木偶劇場,一大清早跑去購票,幾乎座無虛席,幸購獲門票。木偶戲在水池面上演出,池旁上側有小樂團伴奏及幾位歌唱者,其他表演者則必需浸泡在水裡,利用強而有力的手臂及純熟的拉扯控繩技巧,讓木偶演活各項傳說故事,栩栩如生的神態令人拍案叫絕。
越南馬路上擠擁了成千上萬的電單車,人車爭路,險象環生。喝咖啡已成為越南人普遍的「必需品」,特別是滴漏咖啡,香氣撲鼻,滋味紛陳。坐在幽暗的咖啡館裡一邊喝著冰咖啡,一邊看著鬧哄哄的電單車奔馳,不慌不忙、不緊不迫,體會當地人懂得休憇和放鬆,難怪這麼多旅客愛到越南旅遊。我盼望再度重遊此地,特別是越南的耶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