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寄養家庭?

期數
3656
刊登日期
2014.03.14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3 月 16 日

德蘭修女在印度專門照顧貧民窟裏垂死的人。有一次,一個住在垃圾堆的人對她說:「你為何還花時間在我們這班快將死亡,又沒有用的人身上?」修女對他說:「我雖然沒有甚麼可以為你做的,但我希望陪伴你有尊嚴地死去。」那個人十分感動地說,這是他生平第一次感覺自己像人一樣地活著,並不是如其他人看他像一隻狗般。

對於我來說,寄養姨姨周太,雖然只是寄養兒童生命的過客,但她為寄養兒童所付出的愛心和關顧,對於他們來說便是無價之寶。

「若不是『他』的出現,我想像不了社會上原來有這麽多特殊需要的孩子。」周太慨嘆地說。「他」是個聽障、不懂廣東話甚至需要協助如廁的四歲寄養兒童。起初他到寄養家庭時,在很多方面也不適應,行為上又不太服從指示。由於過往缺乏父母適當的照顧和培育,他在對事物的基本認知概念上較一般同齡的小孩缺乏。所以無論在管教上、學習上,周太都花了不少的心思。有一次默書默「帆船停泊在碼頭」,周太特別上網找了不同的圖片,設計了連線的練習,又利用身體動作幫助他學習這些詞語。

回顧照顧他的那一年,周太形容自己面對很大的挑戰和衝擊,若不是信仰的力量,她很可能早已放棄參加寄養服務了。她曾經問天主為甚麼要安排這個孩子給她服務呢?那時周太似是聽見有把聲音告訴她:「天主叫我們所付的擔子不會過於我們所能承受,因為她的能力,才會安排她去照顧這位小孩。」周太相信每個人也有天主所賜的召叫,而她深信成為寄養姨姨去照顧一羣需要被照顧、被愛的小孩就是回應天主的召叫。

雖然在服務的過程中有掙扎和困難,但當看見他的轉變和進步時,周太感到一切的付出也是值得的。「有一天,他忽然向我說了六個字,別人聽見可能認為只是很平常的對話,但對於他來說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我覺得這是那年母親節一份最好的禮物。」周太眼紅紅、嗚咽地說着。

另外,周太覺得做寄養家庭帶給她子女的得着更大。對於成長在物質富裕、家庭完整的一對子女來說,透過寄養服務他們學懂感恩,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信仰。愛人如己,愛鄰舍,要實踐起來卻並非易事。周太覺得很多人以為做寄養家庭就只有單方面的付出,但原來對自己,甚至整個家庭的收穫也很大;令他們學會知足,對身邊有需要的人給予愛,而且家庭能不斷成長,活出耶穌的肖像。

周太一家為寄養兒童所付出的愛,讓我們親眼看到耶穌的愛如何在人世彰顯。深信他們的愛,確能改變孩子的路。

 

寄養服務小知識                                                               

何為理想寄養家庭? 

  • 喜愛兒童,有照顧兒童的經驗和能力
  • 夫婦其中一位為全職家庭照顧者
  • 家庭關係和諧及安定
  • 家居整潔安全,適合兒童居住
  • 家庭成員願意協助照顧兒童
  • 年齡25歲以上

成為寄養家庭需額外付出金錢嗎?

成為寄養家庭每月可獲「生活津貼」作為寄養兒童日常生活開支,並有「獎勵金」鼓勵寄養家長所作出的奉獻和努力。而兒童入住一個月後,寄養家庭會獲一筆過「額外津貼」,為兒童添置衣服、玩具之用。如未能符合上述部份條件的人士,亦歡迎查詢,以作個別考慮。
 

香港家庭福利會供稿
電話:2497 9079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