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原來是這樣可愛的

期數
3657
刊登日期
2014.03.21
作者
比比亞納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3 月 23 日

最近有一位外籍神父請我為他代禱,為了今年能夠順利獲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還說他非常喜歡香港,不僅是衣食住行很方便,他也認識了很多友善的香港人。這位神父來自一個跟香港一樣發達繁榮的大都會,也到過幾個國家留學,卻偏偏鍾情於此地。

無獨有偶,近來閱讀一本關於意大利人在港澳生活史的英文新書《500 years of Italians in Hong Kong & Macau》(柯毅霖Gianni Criveller神父與Angelo Paratico合著),其中一章收錄了一百五十人的心聲,由大半生照料痳風病人的慈幼會百歲老神父胡子義(Gaetano Nicosia)到前年畢業後越洋闖天下的年輕人,以居港者佔大多數。我選取及翻譯了印象比較深刻的幾段內容,按照他們來港的年份引用出來:

「香港對我來說,不僅是管理本公司的亞洲業務發展的跳板,它還象徵著世界這個角落的活力,人們有能力持續以多變和現代的方式重新塑造自己。香港在我眼裡好像是亞洲的老太太:成熟而不失動感,不像上海的狂野不羈。這是一個讓人生活和觀察大陸發展的獨特地方。」(Stefano Mangini,1990年)

「這些年來,我們見證了香港許許多多的變遷,但有些東西是不變的,使這個地方獨一無二,就是人們的精神,他們做生意的才能,他們的敬業、傳統和教養。」(Alberto Innocenti,1998年)

「這個城市在生活各個方面滲透着活力,必然感染與它一起的所有事與人。無論在辦公室、街上或餐廳裡,你第一個學會的粵語是『快啲啦』(編按:快點啦),每個人都會說。不過,城市裡毫不混亂,一切以有序而安全的方式流動著。香港似乎是個罕見的實例,本地文化能得到歷史上影響它最深遠的兩個民族──中國人和英國人──的精髓。」(Michele Li Calzi,2003年)

他們在字裡行間,洋溢著生活於這個遠東城市的幸福、喜悅、希望,不約而同的是他們都喜歡香港,選擇以香港為家!真沒想到,在這群外國人的眼裡,香港竟是如此可愛!我一邊看書,一邊想起因為對香港前景失去信心而渴望移民的人,兩者形成的對比究竟意味著甚麼?是老外太樂觀還是我們太悲觀?

在回歸十幾年後的今天,香港經濟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嚴峻的危機,我們愈來愈依賴國內市場,而作為內地朝向普世價值的窗口卻愈來愈遜色。

現實就像我們的人生,時常充滿各種荒謬與無奈,即使每年幾十萬人上街抗議似乎也無濟於事,不知民間疾苦的特區官員繼續向北京獻媚,為了所謂的經濟發展而置水深火熱的小市民於不顧。

雖然我沒有移民的念頭,仍難免心灰意冷,對香港的未來不敢設想。農曆新年遇上親戚關心我為何不結婚生子,我一律回答:因為覺得香港前途暗淡,到二○四七年──鄧小平對香港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到期之時──自己死了也罷,不想製造下一代出來令他們受苦。所以,聽到、看到那位外籍神父和書中意大利人對香港的好評,我是既驚訝又感慨,並思考這個城市是否真如他們所說的可愛。

香港開埠一百七十年來曾經歷無數天災人禍,一代一代的香港人始終憑著刻苦耐勞、拼搏進取、靈活變通、關懷互助的精神走過來。說到底,香港人的福氣是靠自己雙手獲得的!

意大利人的心聲能不能提醒我們以這種精神堅持下去?不知那些對香港情有獨鍾的老外們是否看到了香港的這一面?或是他們將如何看待香港的這一面?

 

  • 作者為本地天主教徒╱文章取自天亞社,經編輯,全文見該社網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