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屠殺周年

期數
3714
刊登日期
2015.04.23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4 月 26 日

(天亞社編譯)歷史學家出版新書支持教宗方濟各形容亞美尼亞大屠殺為「種族滅絕」的言論,以從未曝光的教廷文件披露歷史。
教宗在四月十二日救主慈悲主日主持彌撒時,紀念亞美尼亞大屠殺一百周年,並指這場在一九一五至一六年發生的慘劇為「二十世紀首次的種族滅絕」,結果土耳其總統譴責這言論,並立即召回該國駐梵蒂岡大使以示抗議。
然而,德國歷史學家黑澤曼博士(M. Hesemann)接受《Aleteia》訪問時感激教宗以隆重的方式紀念這場大屠殺,更稱這是「真理的勝利超越外交」。
這位歷史學家最近出版《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The Armenian Genocide)一書,透露更多這場造成一百五十萬人死亡的大屠殺背後的歷史真相。
新書首次披露被形容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大的罪行」的文件,還有教宗本篤十五世和梵蒂岡如何利用外交,試圖阻止亞美尼亞人被驅逐到敘利亞的沙漠,拯救受害者,防止整個民族遭屠殺。
天主教徒黑澤曼相信只要懺悔,所有的罪過都能獲得寬恕,認為土耳其只有懺悔認罪,才能克服他們在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而這是唯一的機會,「要不然,即使再過一百年,這些傷口將依舊敞開。」
黑澤曼在研究巴柴利(Eugenio Pacelli,即後來當選教宗庇護十二世)的一生時,無意地發現這場大屠殺的歷史資料,便開始撰寫這本新書。
巴柴利曾在德國慕尼黑出任教廷大使,黑澤曼在該教廷大使館發現一個檔案,名為「亞美尼亞人的迫害」。
在檔案內,他找到一封當時科隆總主教的信,稱亞美尼亞人迫害「不遜於第一世紀的基督徒迫害」。總主教要求德國緊急介入,可惜最後不果。與此同時,他找到了一封教宗本篤十五世致蘇丹的信件副本,請求它憐憫那些無辜的亞美尼亞人。
黑澤曼覺得那只是冰山的一部份,並確信他能找到更多資料,結果翻查了逾二千五百頁的文件。
在這些梵蒂岡的文件當中,最令黑澤曼震驚的是大屠殺背後原來有更大的計劃,就是消滅在奧圖曼帝國內的所有非伊斯蘭教少數群體。
他解釋:「在『青年土耳其黨人』的統治下,接觸到歐洲的民族主意和單一化的國家能夠成為強國的概念。這是為何他們相信奧圖曼帝國衰弱的原因,就是它多元宗教與民族的特質。」
黑澤曼指出,「青年土耳其黨人」希望藉著消除所有外國因素來「治療」這個「弱點」,這首先意味在一九一四年早期,佔人口百分之十九的基督徒。除了亞美尼亞人外,還有阿拉姆和亞述的基督徒、天主教徒、希臘東正教徒遭到迫害和謀殺。

教廷外交未竟全功
一九一五年六月,教廷已隱約知道在小亞細亞所發生的事,一個月後,這場恐怖對絕大部分男性亞美尼亞人的大屠殺已經是毋庸置疑了。然而,教廷在整個八月份所作的人道外交干預全部勞而無功。
翌年,亞美尼亞宗主教向梵蒂岡匯報:「在土耳其的亞美尼亞人滅絕計劃仍然進行⋯⋯被放逐的亞美尼亞人⋯⋯繼續被流放到沙漠,而且斷絕了所有重要資源。他們從飢餓中、疾病中、惡劣天氣中慘遭滅絕⋯⋯可以肯定的是,奧圖曼政府決定在世界大戰結束之前,由土耳其內消滅基督宗教,而這一切在基督徒世界面前發生。」
黑澤曼認為:「我們可以從大屠殺中學習,那就是當你的兄弟受迫害時,永遠不要繞過他們和對他們視而不見。」

來源:《Aleteia》及《梵蒂岡電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