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 ‧ 自在】全民退休保障乃燃眉之急

期數
3715
刊登日期
2015.05.01
作者
何天樂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5 月 03 日

扶貧委員會去年委託周永新教授進行的退休保障研究報告, 已於二○一四年的六月完成;《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下稱聯席)連同民間及政黨成功爭取政府於今年八月全面公佈報告。該報告於總結時提出政府應實行免經濟審查,劃一金額的「全民老年金」。同時,研究團隊亦為六個民間方案進入深入研究,經精算後確認聯席的「全民養老金」方案於二○四一年人口老化高峰期時,依然錄得一千二百七十億的財政盈餘,並評定為二○四一年結餘前景「較好」。報告不單為日後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奠定重要基礎,確立落實全民退休保障的方向,更打破了政府及坊間指「全民退保不能持續」的迷思。

自周永新教授的退休保障研究報告出台後,聯席已向不同社區及社群就「全民退休保障」理念及方案作討論,以準備回應預期的官方公眾諮詢;聯席成功舉辦民間諮詢會,以分組形式進行深化討論,讓參加者對全民退休保障的民間具體方案進行更深入討論及認職。總括多場諮詢的共識,其中包括:

  • 政府應推行免經濟審查、劃一金額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 為確保將來的退休保障制度可持續,絕大部份參與者同意以強積金供款轉移的方式籌集資金;
  • 絕大多數參與者同意向每年賺取過千萬盈利的大財團徵收利得稅來籌集資金,亦有不少意見認為政府應考慮其他稅種來籌集資金,如紅酒稅、侈奢品稅、資產增值稅等;
  • 所有參與者均同意領取的金額應最少達到基本生活水平, 並應與通脹掛鈎。

但政府未預料到委託周永新團隊就退休保障進行詳細研究的結果,是建議政府朝向落實免審免查、劃一金額的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其專業精算亦驗證了聯席倡議的全民養老金方案,於人口老化高峰期下仍是財政上可持續。唯政府發現報告的結論並非其預期之內,就嘗試要求加入「長遠財政工作計劃小組」的假設以試圖影響報告的結果,更不斷迴避會否全面公開報告,使其不了了之。在聯席連同政黨及民間施壓下,最終政府罕有地公開整份報告,令民間要求政府進行具體方案公眾諮詢的聲音不絕於耳。

但關鍵在於政府決定將公眾諮詢的工作交由扶貧委員會跟進,扶貧委員會亦將會成立工作小組,以統計署下半年的人口及勞動人口數據作出推算方案至二〇六四年,為今年第四季的公眾諮詢作預備。礙於扶貧會會議不對外開放,民間難以監察會議的討論及進度;加上新一屆委員多來自商界,他們並不掌握議題;另外,政府至今只提及由快將成立的技術小組負責草擬公眾諮詢的內容、框架、形式等等,既未提具體細節,亦未就公眾諮詢後的跟進及下一步有任何交代,民間需要持續透過立法會退休保障事宜小組及行動等不同方式迫使政府公開之後的部署。

聯席要求政府必須以周永新教授的退休保障研究報告當中,所精算過的「六加一」方案作為公眾諮詢的基礎,以此推動公眾參與。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亦希望就全民退休保障的議題走入堂區接觸教友,以鼓勵大家關注及參與爭取全民退休保障的運動,令香港巿民能重拾有尊嚴的退休生活。

 

• 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九龍)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