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教會的獻身生活】如何辨別獻身生活聖召

期數
3716
刊登日期
2015.05.08
作者
林祖明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5 月 10 日

身為教區神父的我,對獻身生活體會的不多,只是在教會文件中領會;在過去接觸到青年人問道時和自己的反省時,略有些得著,所以藉此拋磚引玉,與大家分享天主的富饒。

辨別獻身生活聖召的不二法門就是從祈禱開始,藉著聖事和聖言生活加深天主與自己的關係,找到合適的神師為同行者,從而展開尋覓之路;願意依靠天主的恩寵,以基督耶穌為自己的至愛;不依戀世俗的財富權力的虛榮,嚮往簡樸生活;對甚麼是普世教會有正確的觀念,樂於與不同種族、膚色文化的人士交往。有個人理想、但亦會為團體的更大需要,放下個人的主見,嚮往耶穌對天父的臣服精神,樂於接受差遣;關心別人的福祉,樂於服務。

所以在青年人問道之時,他要有基本的信仰生活,願意認真的度靈修生活,樂於犧牲;親身體驗到自己亦有因困擾而跌倒之危險,明白人性的脆弱,會同情容易跌倒的人。如耶穌對伯多祿說:待你回頭,你要堅固你的弟兄。

因為獻身生活者,通常都要度團體生活;在修道團體生活中成聖自己,繼而聖化他人,這是他們被召成聖的首要目的。俗語話:「相見好,同住難」;辦公室共事是這樣,夫婦共處一室是這樣,修道團體也面對類似情況。工作相處有放工時間;夫婦關係可以藉著真愛化解困難;但為獻身生活者的團體生活,沒有放工時間,也沒有如夫婦間兩情相悅的滋養,唯有的就是依靠對耶穌的愛,建立忠誠的見證團體;如耶穌的十二門徒,各人有不同的深層期望,讓耶穌親自教化自己,使自己能真正成為祂的門徒,好能成為同會的兄弟姊妹的守護者。如教宗方濟各在給男女獻身生活者通函「歡欣」第4段「你們的召叫」指出:「獻身生活是一逆向朝聖之旅」;教宗指出「那湖邊的魚網、路旁稅吏的桌子、熱誠者出於野心而取捨的種種計劃。這一切,為陪伴祂,都是不合適的」。有勇氣和信德因著信賴天主,願意探入自己生命的深處,讓天主恩寵親自治療和包紮,在祂內成為團體的禮物,因著成聖的召喚,奉獻自己。

今天社會氣氛,核心家庭只有一兩名子女,成長空間狹小,這空間不是屋子的大小,而是與人關懷相處,交際生活的磨鍊機會少;若果要一下子度密集的團體生活,自會困難重重。這是要分辨度獻身生活者要留意的地方,不是自己沒有善願,或良好的動機,而是在面對真正團體生活時;對別人、對自己時要學習留有餘地,讓天主在別人和自己身上聖化眾人。

我想分辨獻身生活者在選擇團體時,一定是基於被該會會祖或修會精神所吸引。以我個人的意見,這只是個起點,他不單是被精神所吸引,或是在流傳中有關的文字吸引,而是要直接與歷史中的那位會祖聖人建立個人的關係,與聖人有直接的神交,不單只熟讀聖人們的生平或著作,而是在信仰生活中,多了一位同行者和旅途中的指道者,除了在耶穌身上,直接在聖人身上取得成為耶穌門徒的榜樣;聖人可以這樣做,我也想同樣去做。

當然,今天修道者如何度其獻身生活是重要的,他們的生活見證是吸引人仰望其修會的起點,他們如何在使徒生活中,在聖化他人的事業上,被人看到他們身上的會祖印上耶穌的面貌,是耶穌的忠誠跟隨者,自己也願意學習會祖聖人一樣獻身於基督。會士的見證是重要的,但過分依賴個別的生活表現是危險的,可能內裡只是想追求理想的生活團體,在教會中找烏托邦,而不是願意如同會祖聖人靠天主的助佑,建立在人間的信仰團體,藉著成聖自己,而聖化他人。以我所了解,當時會祖聖人們所建立的團體,不是完全由理想的族群組成;就在那不理想的事實中,在孤立的曠野內,有誘惑亦有痛苦,藉此與耶穌更親近,顯出對祂的忠誠信賴,成為弟子們的榜樣。

在若望保祿二世的「奉獻生活」勸諭有很好的描述和對比:「對在俗信徒而言,他們本有的任務是,『在世俗事務中,照天主的計劃加以安排,而企求天主之國』;聖職人員在這基本的任務中,領受聖職奉獻祝聖,以便履行使徒工作的職務。度獻身生活者,奉行福音勸諭,另有特別的奉獻;雖不是聖事性,但卻藉貞潔、貧窮、服從三願,將主耶穌親身奉行並推薦給門徒的生活方式,視為己有而生活之」#31。教宗更強調:「獻身生活中淨配的含義有其特別的重要性。它喚醒教會的責任是全然專注地忠於她的淨配、一切美善的來源」#34。為度奉獻生活者而言,他們是教會臨於世界的明顯標記,指向未來的永生,活出教會的形象,成為基督的淨配。

願意度獻身生活者,不要認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其實基督已戰勝世界的罪惡,而獻身者只是藉著天主在教會內的召喚,在時代中配合天主的旨意,為見證基督君王,這世界是短暫的,永恆的國度才是獻身者見證的目的。

 

•「獻主於聖殿」畫像五月十八至三十一日由道明會接待,修會五月廿四日下午二時半假香港司徒拔道 號B聖大亞伯爾修院舉行活動,包括彌撒與講座「宣道明德」,查詢何神父(Fr. Hyacinth He)2573 3035

 

廣告